中小银行为何“有钱无处贷”
记者在江苏、海南等地调研发现,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亟待打通——
中小银行为何“有钱无处贷”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彭 江
● 不少商业银行流动性充裕,一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状况也有所改善
● 一些商业银行流动性出现淤积,部分中小银行出现“有钱无处贷”现象
● 多方发力才能打通融资“最后一公里”,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在央行连续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不断释放流动性的情况下,目前不少商业银行流动性较为充裕,一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状况也有所改善。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商业银行流动性出现淤积,部分中小银行甚至出现“有钱无处贷”现象。专家建议,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亟待打通。
部分银行流动性淤积
2018年以来,央行经过降准、逆回购等操作,接连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目前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银行间拆借利率重新回到低位水平,部分中小银行面临“有钱无处贷”的局面。
专家表示,造成部分中小银行“有钱无处贷”,原因之一在于不少企业主动压缩贷款金额。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很多企业扩大投资意愿不强,部分企业面临产品市场需求不旺局面,一些企业为了防控风险,甚至主动降低杠杆率,归还银行贷款。
江苏省泰州银保监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1月份,江苏泰州市本地11家中小法人银行存放他行活期存款余额47.93亿元,同比增加29.43亿元。泰州当地中小法人银行流动性比率、净稳定资金比例、流动性缺口率等流动性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泰州银保监分局对辖内68家中小微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有57家企业表示“没有融资需求”,占比为87.7%;有6家企业表示“有融资需求,但未获得或仅获得少部分融资”;仅有2家企业表示“有融资需求,并获得全部所需融资”。
江苏姜堰农商行贷款数据显示,当前房地产市场低迷、新项目减少,受建筑企业资金集中回笼及控制财务成本等因素影响,2019年该行贷款客户中有4家建筑企业提前还款,还款金额1.6亿元。
部分中小银行“有钱无处贷”,另一个原因则是一些中小金融机构认为市场上达到授信条件的企业不够多。不少中小法人银行反馈称,当前不少新申报融资需求的企业不符合授信准入条件。“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自身负债较大,贷款风险难以控制,导致贷款投放难度增加。”泰州银保监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泰州农商行在2019年1月份就有22户小微客户的6657万元贷款未通过授信审批。
加大对小微贷款力度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及监管部门多次呼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力度,但部分金融机构尤其中小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仍然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
不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称,在实际放贷工作中,中小微企业贷款已经成为不良贷款“多发区”。
“2018年以来,受经济形势影响,部分中小企业经营情况不太好,应收账款增加,资金回笼困难,贷款风险逐步暴露,逃废债行为屡有发生,加剧了地方中小法人银行‘惜贷畏贷’情绪。”泰州银保监分局工作人员称。
国家设立中小银行,是出于“支农支小”的考虑。作为中小银行,需要明确自身定位,回归本源,服务中小微企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推动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业务逐步回归本源。中小法人银行发展的方向,应通过服务大中型银行“无暇顾及”的中小微企业和大众客户,填补金融市场空缺。
当前,部分中小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时,常出现贷款利率明显高于当地国有大银行的情况,造成小微企业客户纷纷流失。
记者了解到,海南省邮储银行针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平均利率比当地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利率低了2个百分点左右。江苏省中小银行贷款利率高出大型国有银行2个百分点左右。
打通融资“最后一公里”
一方面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另一方面流动性却淤积在部分中小银行,造成“有钱无处贷”的现象。专家表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发力,打通融资“最后一公里”,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记者了解到,中小银行贷款利率较高与其资金成本高相关,大型银行具有规模优势,能有效降低资金成本。针对这一现象,专家认为,央行可加大对中小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的支持力度,降低中小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贷款的资金成本。
上一篇: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依然坚实
下一篇:网络零售迈向个性化定制化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