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给了中国经济6条建议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23日至25日在北京钓鱼台举行。出席论坛的3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对中国经济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和建议。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供图
中国可用更多税收政策调节社会公平
在谈到应对社会不平等问题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可以用更多税收政策调整社会公平问题。比如环境税、土地税、资本获得税等。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社会不平等是有多个层面和维度的,经济学上有很多针对性的工具,中国应该有更加宏观的视角解决不平等的收入差距。
他认为,目前全球需要面对两个问题:气候变化、不平等的扩大。对中国而言,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中国怎么能够保持经济增长,以及收入和就业的稳定,同时又能够应对越来越大收入差距的问题。
过去40年,中国发展速度非常快,现在进入了第二阶段,就是高质量增长的阶段。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在这个阶段,GDP增长不一定带来多数公民收入的增长。GDP并不是衡量经济和社会状态最好的指标。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中国需要进一步强调监管的重要性。创造财富的同时,政府要发挥作用,提高中收入群体的收入。
一个国家财富的真正来源是什么?它涉及到国民的能力和素质。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表示,很多人都是通过剥削他人和寻租的方式致富,但是这不能作为一个国家创造财富的基础。
中国应尽量减少房地产投资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还建议,中国应该尽量减少在房地产业的投资。“虽说房地产是一个重要的产业,但是它带来的经济增长实际上是比较单一的,而中国应该更多地关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还要考虑增加研究、教育、医疗以及学前教育和农村的投入,也要为妇女和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劳动力市场也是很重要的供给侧改革。在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下,中国需要更好地利用劳动力市场,能够让更多的女性和老年人有机会继续工作。
中国应该考虑如何加税
目前全球都在进行减税运动。但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现在应该考虑如何加税。因为合适的税收结构,包括环保税、土地税、资本利得税,这些比较好的税种可以很好的帮助经济结构改革,去解决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平的问题。“供给侧改革需要设计增加良好的税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说。
中国需要的不仅是GDP,而是高质量的增长,这需要从供给的两侧入手,实现供需平衡。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表示,全球现在处于非常特殊时期,总需求不足给经济增长带来下行压力。因此在考虑供给侧改革时,需要选择正确的供给侧措施。
何为正确?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正确的供给侧改革可以提振需求、平衡眼下和未来并实现其他目标。错误的供给侧改革会削弱需求并阻碍增长,也可能会增加不平等和其他问题。
财政政策不能太宽松
纽约大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 斯宾塞表示,他不希望财政政策太宽松,目前各国政府要重视债务和投资不足的问题。但他认为,中国经济还是相当平衡的,私营部门的投资不足和流动性紧缺,需要政府的投资补上,这一点是其他国家做不到。
迈克尔 斯宾塞认为,财政政策的目的,是提供就业和公共服务,还有财富的再分配。比如出现巨灾、失业等,需要实施再培训、再就业政策,这是社会保障机制。为了可持续增长,财政政策不能有太宽松的措施。 迈克尔 斯宾塞说,我们要考虑的是审慎的财政政策要取得平衡,要决定到底财政政策有多积极、多主动,要考虑到对增长的影响。政府的公共投资是有道理的,但是政府的公共投资还取决于增长策略是否正确。
政策如何实现收入再分配目标
此次论坛,税收政策被多次提及。迈克尔·斯宾塞认为,对企业而言,税改确实带来了实惠,有一些放松管制的措施,企业乐见其成。但如果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评判,可以更进一步把税改制度用好,但时机不对。以美国为例,自全球金融危机以后,美国有比较低的失业率,缓慢的经济复苏,所以税改可能不是合适的时点。可以看到刺激政策的效果减弱了,但可预见的是,美国经济增长放缓。 经济增长的放缓是各种不同来源的不确定性累积的结果。迈克尔·斯宾塞表示,考虑到中美贸易摩擦的溢出效应以及全球经济情况,政府政策可能会有较大变化,包括税收、健康、卫生政策会有一些调整。因此,税收政策的改变是没办法起到直接效果的。整个美国社会还是没办法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受益于税改这一政策,因为不平衡。当然,已把收入再分配目标的政策雪球滚起来了,效果还有待观察。
中国梦与美国梦不同
上一篇:青海企业发出首列铁海联运班列
下一篇:中国大规模减税准备就绪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