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滚动 >

平安付消保反诈课堂|网络贷款有风险 警惕“刷流水”骗局

2025-05-20 17:36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近日,刚步入职场的小张遇到了一个令他困扰的问题:日常消费水平超出了他的实际收入,导致入不敷出,急需一笔资金周转。他尝试通过正规渠道申请贷款,但经过评估后均未成功。

近日,刚步入职场的小张遇到了一个令他困扰的问题:日常消费水平超出了他的实际收入,导致入不敷出,急需一笔资金周转。他尝试通过正规渠道申请贷款,但经过评估后均未成功。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一则网络广告吸引了他的注意,他添加了一位自称“贷款经理”的微信。

这位“贷款经理”通过提供情绪价值、展示伪造的成功案例,逐步获取了小张的信任。随后,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开始了:

第一步:缴纳“保证金”。“贷款经理”谎称办理贷款需要缴纳"保证金",并要求小张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和手机验证码。利用这些信息,"贷款经理"冒充小张的身份在某支付平台注册了新账户,并将小张缴纳的保证金存入账户余额。

第二步:刷流水提升资质。当保证金存入后,“贷款经理”又以小张资质不足为由,要求其进行“刷流水”操作,即分批转账并立即转回。小张不疑有他,同意了这一操作。然而,所谓的"刷流水"资金,实际上都是小张自己支付账户中用于保证金的钱。

最终,支付平台发现小张的账户异常并联系小张,他才意识到自己被骗。所谓的"贷款经理"实为诈骗分子,因轻信他人导致资金损失。

风险提示:三大常见诈骗手法,切勿轻信!

1. “刷流水”是典型骗局。不法分子可能以“提高贷款额度”“包装资质”等理由,诱导用户进行“刷流水”操作,制造虚 假交易记录,这是典型的诈骗手段。

2. 警惕伪装“好心人”。不法分子可能伪装成“金融顾问”“贷款中介”“贷款经理”等,声称可以帮助用户“包装资质”“提高贷款成功率”,实则诱导用户进行“刷流水”操作,最终骗取钱财。

3. “刷流水”涉嫌违法。这种行为涉嫌伪造交易记录,扰乱金融秩序。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可能面临法律制裁。

平安付消保提醒远离贷款骗局!

1. 正规贷款平台不会要求缴纳保证金或刷流水,遇到类似要求时应立即警惕。

2. 切勿轻易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3. 收到不明来源的资金时,务必先核实后再操作,避免被骗子利用。

4. 了解贷款流程和所需材料,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5. 如遇诈骗,及时报警并保留证据。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