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让忠诚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世代相传

2019-07-22 14:00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建设新疆是党中央赋予三五九旅战士的使命” 一栋稀松平常的老楼房里,大门上两块“光荣之家”的牌子赫然在目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兵团新风采】

  光明网记者 张璋 曾震宇 张瑜

  65年前,他们曾是革命的火种,骨子里传承了井冈山的影子,信仰里镌刻的是延安、南泥湾、西柏坡的精神;65年来,他们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用汗水和双手,把沙漠戈壁变成了良田绿洲,用青春和汗水诠释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把中原儿女忠厚、淳朴、勤奋、踏实的优秀品格代代相传,镌刻在天山脚下。

  这片土地上,永远不缺故事,永远不少真情。

  “建设新疆是党中央赋予三五九旅战士的使命”

  一栋稀松平常的老楼房里,大门上两块“光荣之家”的牌子赫然在目。在这里,记者们见到了抗战时期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七一八团的老兵刘聪普。他的故事,要从战士们如何来到新疆说起。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让忠诚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世代相传

三五九旅七一八团老兵刘聪普的家。光明网记者 张瑜摄

  1949年9月,刘聪普跟随的部队在西进途中临时接到紧急命令——在三天时间内翻越祁连山抵达河西走廊。出发时天气还很暖和,战士们只穿了单衣,可上山后接连遇到了大风和雨雪。日夜疾行,大家疲惫不堪,“那时候,我们走着路都睡觉、做梦,走着走着碰到前面的人了,一睁眼,还是白天嘛!”刘聪普告诉记者,“我们过来的时候,都是两三个人背靠背睡觉,那么冷的天气,睡着了还能活吗?”

  战士们翻越祁连山的过往,后来被陈列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三五九旅纪念馆里。据介绍,王震将军带领部队仅花了两天半的时间就抵达了河西走廊,成功拦截了2万匪寇,但因为山上温度低达零下三十多度,265位战士长眠于此,这次行动也被称为“祁连山战役”。

  建国后,原三五九旅七一八团战士转业,刘聪普不但选择留下来,还让山西老家的妻子带着儿子来到阿克苏。面对亲朋的不理解,他说:“我14岁跟着部队走南闯北,哪里都能安家,建设新疆是党中央赋予三五九旅战士的使命,我们一定要把新疆建设好。”

  “开始的时候很苦,开荒的工具也没有,没地方住,就挖个地窝子,树干支起来铺上草就是床铺。”谈起垦荒的岁月,刘聪普记忆犹新,“没有菜,大家就用馍馍蘸着咸盐水吃,非常艰苦的。”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让忠诚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世代相传

刘聪普远赴来凤县探望张富清,两人的手紧紧相握。(资料图)

  不久前,刘聪普身着黄军装远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与“时代楷模”张富清相见,只因为三五九旅七一八团这个永不磨灭的番号。他们一个深藏功与名,为贫穷山区奉献一生,另一个铸剑为犁,屯垦戍边,一辈子留在边疆。他们的信条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就像那支歌里唱的“哪里艰苦哪儿安家,祖国要我守边卡,扛起枪杆我就走,打起背包就出发……”

  “老老实实勤勤奋奋地干活,为人民做贡献”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三五九旅纪念馆里有一张神奇的照片,照片里第一个战士穿着短袖短裤,而后面的四个战士穿的却是棉裤。照片的拍摄时间是1950年6月10日,为什么6月的时候新疆的战士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穿着?据介绍,为了在这片不毛之地上建设城镇,王震将军决定节约军费,1950年到1953年每年只发一身冬季御寒的军衣,这三年共节约军费2.6亿元,为新疆的工业和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让忠诚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世代相传

草湖农场某突击小队劳动的场景。资料图

  三五九旅纪念馆里,还有西北野战军团政委贺劲南的照片。原一师史志办主任贺苏林是贺政委的侄子,生在阿克苏,长在塔里木,一个名副其实的“兵团二代”。贺苏林放过电影,当过群众干事,一晃人生四十载,退休后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贺苏林告诉记者:“我大伯那一代人很本分,做了一辈子的业务,组织分配做什么就做什么,听党的话,把本职工作做好就可以。”贺劲南曾告诉他:“我们从家乡出来,我们靠谁?都是靠自己!听党的话,老老实实勤勤奋奋地干活,为人民做贡献。”这一席话影响了他一辈子。

  “因为热爱,所以值得”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