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印度:“越本土,越全球”的海外发展之路
在白色、无尘的车间中,室温18摄氏度,湿度65,经过50多位左腕佩戴浅绿色除静电环工人的流水线作业,一部蓝色的vivo手机从主板变为成品。操作台旁一串用英文书写的工人名单提醒着人们,这里不是位于东莞市步步高大道255号的vivo工厂,而是由此向西3700公里、位于印度北方邦大诺伊达工业区的vivo工厂。
这一幕让人不禁联想起十几年前的畅销书《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在书中罗列了跨国企业运作的奇观,构成世界各地人们对全球化想象的基础。中国和印度都是书中的主角。vivo通过国际化发展将中国和印度连接起来,为此已努力了5年。
选准企业出海的登陆点
“中国移动互联网已进入稳健发展阶段,它将进一步走向全球化,走向智能化,智慧社会之门正在开启。”这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对2014年我国移动产业发展情况的概括。vivo与众多中国手机厂商正是在此时开启国际化发展之路,众多厂商把出海的第一站都选在了印度。
印度市场的吸引力显而易见:作为新兴国家经济体的代表,印度是金砖五国之一,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多年一直保持在6%-7%;作为人口大国,印度拥有13.7亿人口,70%的人口在35岁以下;作为电子消费大国,印度是全球第二大手机市场,2014年时,9亿印度手机用户中,只有1.2亿用户使用智能手机,智能机用户占比仅一成多;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国家,是任何产品在一地接受多元文化场景检验的理想之地。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印度启动了“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计划,为鼓励外商投资,政府提高包括移动设备在内商品的进口关税,从一部手机到一根数据线,如果生产企业在印度设有工厂,关税只有 1%,如果企业在印度没有工厂,将接受高达29%的关税。
与其他国内手机厂商相比,vivo对印度市场并不陌生。在传统电话机时代,vivo的前身就曾经在印度市场取得过不俗的成绩。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给了vivo出海印度、迈出国际化步伐的重要机遇。
2014年,vivo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沈炜亲自带队考察印度。考察团里除了vivo的高管外,还有一众与vivo相濡以沫的国内代理商。印度国土面积辽阔,一级行政区域就包括有27个邦、6个联邦属地及1个首都辖区。代理商们在印度每到一处便和自己所负责代理的国内片区进行比照,凡是相似点较多的,就划为自己在印度拓展的区域。2015年,vivo在印度北方邦大诺伊达工业区兴建工厂,实现vivo手机在印度生产、在印度销售。
以优质产品和服务锚定立足点
在全球化时代,落地并不意味着生根。企鹅智库2014年发布的《印度移动互联网生态考察报告》显示,在vivo等中国手机厂商开始进入印度的时候,三星与诺基亚手机占据了当地手机市场份额的近六成。在剩余的40%中,印度本土品牌Micromax、Karbonn与苹果手机又占到了一半。新入局者想在这个市场站稳脚跟必须有明确的发展战略和独门秘籍,有的厂商延续其在中国的品牌效应,有的厂商营造物超所值的购买体验。vivo在印度市场经过初步探索和尝试后,则将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作为向印度用户展示的重要特质。
在德里的马路上,两轮、三轮和四轮机动车并驾齐驱,两条车道被当作三条车道跑,外来人看得胆战心惊,车上的人们却安然自在,甚至一家四五口人其乐融融。这容易带给人一种错觉,认为印度人安于现状,对生活品质没有过多追求。但市场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这一结论。研究机构CyberMedia Research在2019年针对印度移动消费者的一项调查发现,在挑选智能手机时,92%的印度消费者会看重产品质量,90%看重性能,82%看重外观。而vivo在初到印度时就已洞察到这一点,并始终以中高端手机生产商作为自身的定位。
vivo印度的品牌战略总监尼庞开朗而谨慎,在与记者畅谈的时候会起身调低空调的风量,以避免风声影响交流。vivo在拓展印度市场时正是以同样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重点做好销售渠道建设和产品质量保障。至今,vivo仍是印度唯一一家由公司运营所有售后服务中心的品牌,遍布全印度的7万家线下分销店为消费者提供从售卖到售后一系列服务。尼庞介绍,线下交流是印度人主要沟通方式,在刚开始进入印度的时候,vivo就瞄准线下市场,坚信它能够给vivo带来信任度和口碑传播。如今,vivo也有了线上销售,而且销量增长速度很快,但依然不放弃线下,始终保持着与印度消费者面对面的交流。
中国观察
国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