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滚动 >

中国要求北方大城市做好冬季蔬菜储备 确保5

2019-11-13 00:00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武俊杰 摄 冬春两季是中国北方地区蔬菜生产淡季,一些大路菜消费要靠由南向北长距离贩运。

  中新社北京11月12日电 (记者 周锐)中国国家发改委12日披露消息称,该机构和中国商务部已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北方各大城市储备总体规模不低于城区常住人口5-7天的蔬菜消费量,保证重点时段重要耐储蔬菜品种7天左右的动态库存。

资料图:山西太原河西蔬菜批发市场,商贩整理待售的冬储菜。随着北方天气逐渐转冷,大白菜、土豆、等冬储菜开始热销。武俊杰 摄

资料图:山西太原河西蔬菜批发市场,商贩整理待售的冬储菜。随着北方天气逐渐转冷,大白菜、土豆、等冬储菜开始热销。武俊杰 摄

  冬春两季是中国北方地区蔬菜生产淡季,一些大路菜消费要靠由南向北长距离贩运。在这种情况下,冬春蔬菜储备成为缓解北方大城市蔬菜产销区域矛盾、季节矛盾的有效调控手段。

  但国家发改委表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一些大城市近郊蔬菜生产呈萎缩态势,就近调剂的余地变小,特别是冬春两季极端天气突发多发,易引起大城市蔬菜市场异常波动。

  国家发改委指出,当前部分“菜篮子”食品价格波动较大,今冬明春保供稳价压力可能更大。各地要加强大城市蔬菜市场调控特别是应急调控能力建设,确保储备蔬菜调得进、存得好、用得上。

  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要根据往年蔬菜储备投放效果,结合本地蔬菜自给和调入变动情况,适时调整储备规模,总体规模不低于城区常住人口5-7天的消费量,保证重点时段重要耐储蔬菜品种7天左右的动态库存;要根据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和本地储藏能力,重点加强基本蔬菜品种储备,适当调增部分耐储存、易周转的时令蔬菜品种。

  国家发改委表示,各地还应在城区储备为主的基础上,探索发展近郊产地储备方式,依托农民合作社、种菜大户等开展生产基地就地储备,支持产地地窖、冷藏库等仓储设施建设,实现“藏菜于农”“先储后运”,在降低农民种植风险的同时保障市民消费需求。(完)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