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火成这样 上海做了什么?
垃圾分类火成这样 上海做了什么?
上海垃圾分类街头宣传
文/羊城晚报记者 梁怿韬 何晶 图/羊城晚报记者 梁怿韬
论垃圾分类的起始时间,在特大型城市中,广州着实动手比较早。但成效如何,则仁智互见。
2019年7月1日,《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满一周年。在通报“成果”的新闻稿中,广州市城管部门总结出自己的垃圾分类工作“五个走在全国前列”:《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是全国第一部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地方性法规,广州是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也是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在全国率先推广“定时定点”模式,开出全国首张垃圾分类个人罚单。
让我们再把镜头聚焦上海——
7月1日起,上海市正式实施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堪称“史上最严”。由此,“垃圾分类”成为全国热词。一时间,“侬是啥垃圾”“拎得清”等上海垃圾分类词汇走红全国。
为何上海甫一实施垃圾分类,就立刻收获了如此高的社会关注度?广州可从中借鉴什么?盛夏,羊城晚报记者飞赴上海,观察当地火热的垃圾分类工作。
宣传“铺天盖地”
7月4日晚,广州飞往上海的MU5316航班正在登机。从候机楼到飞机上,记者均听到有广州乘客用粤语议论垃圾分类,“听讲上海实施垃圾分类,丢垃圾要注意。”当飞机起飞后,乘客们在随机赠阅的《文汇报》上看到有关上海垃圾分类的大篇幅报道,《超八成外地游客点赞上海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箱落户沪上高校》《超市混投垃圾被开3万元“顶格罚单”》新闻,以及飞机后厨空姐收拾垃圾时留下的“这个到底是干垃圾还是湿垃圾”的讨论声,让广州乘客对垃圾分类略感紧张。
“不用太担心,普通的垃圾其实很好分。”在听到乘客讨论后,空姐一边收拾乘客留下的垃圾一边讲解。记者注意到,空姐拿出透明、黑、红三色垃圾袋,将乘客留下的可回收物和干垃圾放到透明垃圾袋;将乘客吃剩的饭菜放入收集湿垃圾的黑色垃圾袋;如果有乘客丢弃有害垃圾,则放入红色垃圾袋。一会儿工夫,不少旅客在空姐的实操中掌握了垃圾如何分类。
到达上海后,记者迅速感受到当地对垃圾分类的强大宣传阵势:在虹桥机场,不少LED屏在播放垃圾分类广告;机场大堂内所有垃圾桶,均为分类垃圾桶;进入上海市区,不少出租车车尾广告介绍餐厨垃圾粉碎机;进入酒店,一则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告知旅客酒店将不主动提供牙刷、梳子、剃须刀等“六小件”的通知摆放在大堂;进入酒店客房,摆在书桌下方的可回收物桶和浴室的干垃圾桶,提醒旅客可主动参与垃圾分类。
5日一大早,记者在上海市区看到,无论是地标人民广场或者南京路步行街,还是大街小巷、商场等地方,几乎所有的垃圾桶都贴有分类标识,难觅没有分类标识的垃圾桶;在民居较多的武定路、新闸路、陕西北路一带,只要是民居门口都贴有大小不一的垃圾分类宣传海报;上海地铁全线网垃圾桶均为分类垃圾桶;地铁站出口和城市主干道的各类广告牌中,记者很容易就看到垃圾分类的宣传广告。
通过走访,记者发现,受大量实体宣传的影响,人在上海很难不知道垃圾分类。
线上线下精准动员
除了媒体报道、街头硬广和各种标识清晰的分类垃圾桶,更多的宣传和提醒被精准地“投放”进家庭和手机中,形成强大动员力。
6日,记者在抖音输入“垃圾分类”,排第一位的视频是央视新闻报道上海垃圾分类时,“段子手”主持人朱广权教大家按上海垃圾分类制度分垃圾:“猪可以吃的是湿垃圾,猪不可以吃的是干垃圾”;排第二位的是网友按上海标准,将一杯珍珠奶茶分类投放的视频;排第三位的则是一名上海男子在饭后进行垃圾分类的视频。
除了抖音,上海市政府部门也通过新媒体渠道将垃圾分类的常识告知市民,如上海市废弃物管理处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垃圾去哪儿了”,里面的“垃圾怎么分”栏目,设有“日常生活垃圾分类”小程序。只需要在小程序上搜索,104种被上海列入分类名录的垃圾,市民不必刻意记住就知道该如何分。还有备受市民热捧的小程序“垃圾分类指南”,只需输入相应关键词如“咖啡”,页面就会显示一系列联想词组,如“咖啡豆”“咖啡粉”“咖啡伴侣粉”“挂耳咖啡”等等,细致准确地告知用户查询内容是哪种垃圾。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