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记长三甲系列火箭步入“百发俱乐部”

2019-04-21 22:51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题:金牌火箭送北斗——记长三甲系列火箭步入“百发俱乐部” 作者 郭超凯 4月2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

  4月2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三甲系列火箭)完成的第100次发射,自此长三甲系列火箭正式步入“百发俱乐部”。

资料图:北京时间2018年7月10日04时58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三十二颗北斗导航卫星。张铮逸 摄

资料图:北京时间2018年7月10日04时58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三十二颗北斗导航卫星。张铮逸 摄

  百次发射铸就“金牌火箭”

  长三甲系列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生产,由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以下简称长三甲、长三乙、长三丙)三种低温液体运载火箭组成,该系列运载火箭包揽了目前中国绝大多数高轨道航天器发射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高强密度发射的“主力”,被誉为中国的“金牌火箭”。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高级顾问龙乐豪介绍,1986年,为了服务中国新一代通讯卫星,长三甲火箭正式立项,在充分继承长征三号火箭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长三甲突破了四大关键技术为代表的上百项新技术项目,使得中国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了2.6吨。

  “虽然已经满足了立项的目标,但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运载火箭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设计人员通过‘先改后捆、上改下捆’的巧妙方式陆续研制出了长三乙、长三丙型号,将中国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分别提升到了5.5吨与3.7吨,形成了长三甲‘小家族’,满足了不同型号卫星的发射需求。”龙乐豪说。

  从1994年2月8日长三甲火箭发射实践四号星和模拟星圆满成功,到2019年4月20日长三乙火箭发射北斗三号卫星圆满成功,25年间,“金牌火箭”完成了从0到100的跨越。其中前50次发射用了18年的时间,而后50次发射只用了7年时间,仅2018年,长三甲系列火箭做到了14战全胜。越来越强的发射密度不仅见证了“金牌火箭”的诞生,也见证了中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步伐。

  全能火箭成就“北斗专列”

  作为中国目前唯一的中高轨道运载器,长三甲系列火箭也是中国现役中型高轨道运载火箭中运载能力最大、技术最复杂、适应性最强、发射密度最大的火箭群体,圆满完成了以探月工程、北斗导航工程为代表的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任务。

  据介绍,北斗工程36次发射任务,均由长三甲系列火箭负责执行,因此长三甲系列火箭也被称为“北斗专列”。

  2000年10月,中国用长三甲火箭发射北斗一号第1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2007年4月北斗二号卫星的首次发射依旧由长三甲火箭执行。2017年11月,长征三号乙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顺利将2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近年来,北斗导航卫星发射进入高密度期。为满足高强密度发射任务的需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提出了“去任务化”组批生产、多任务并行出厂发射等创新模式和有效方法,使火箭研制生产能力从一年2至3发提高到8至10发;发射周期从60天减少到21天,发射队伍从300人降到100人左右,为高密度发射任务的圆满完成和运载火箭管理技术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使长三甲系列火箭的总体技术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设计人员在继承成熟技术的同时,在设计中采用了60%-70%的新技术,其中重要的共108项,重要技术创新项目22项,重大关键技术项目4项。

  未来长三甲系列火箭还将不断创新,完成以助推器伞降落区控制、电气系统一体化设计、智能检测组合等为代表的改进,为中国航天强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完)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