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捆生丝都有自己的“身份证”,武汉多个区块链应用场景全国
长江网12月7日讯 当前,区块链产业在全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长江网记者近日走访了解到,市检察院和武汉多家民营企业勇于“吃螃蟹”,今年有多个区块链应用场景在全国率先落地。全市已有369家企业涉及区块链业务,其中今年已新增147家。专家认为,武汉区块链产业发展后劲十足,但发展紧迫感越来越强。
抢市场鳌头,多个区块链应用场景落地
卓尔智联打造的中农网茧丝区块链项目流程
今年,武汉民营企业卓尔集团旗下的卓尔智联,在其打造的中农网上线了茧丝区块链项目,成为国内第一个"大宗农产品流通区块链",形成了包括授权存证、农产品溯源、供应链金融、智能风控在内的茧丝垂直行业应用场景。
卓尔智联有关人士介绍,通过区块链技术,每捆生丝都有自己的“身份证”,生产时间、工厂、等级、批次等信息实现可追溯。区块链技术可验证、可信任等特点也成为融资的“天然工具”。每位蚕农都有一张IC卡,卡里详细记录着其蚕茧信息,凭借这些信息,就能获得中农网密切合作的武汉众邦银行贷款。
卓尔智联打造的中农网茧丝区块链项目流程
目前,卓尔集团多项区块链技术应用全国领先,旗下的“卓链联盟”进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第一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清单,成为首批通过备案的产品。
在10月份公布的全国第二批名单中,天仁九州金融服务(武汉)有限公司旗下聚莹链,天逸财金科技服务(武汉)有限公司旗下VBaas、AR链,武汉趣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旗下蜜蜂矿池在列。
检察用区块链破解取证难
鲜茧入库时,两旁的射频读写设备亮灯,鲜茧的生产信息被传送到后台信息库 记者蔡木子 摄
在武汉,在区块链应用第一线的,不但有民企,还有武汉市检察院。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公益诉讼案件时遇到难题:辖区某耕地地块被违法占用,需要固定其面积及使用、变化情况,但没有相关社会性鉴定机构,办案人员不得不到被诉单位获取证据材料。
被诉单位提供的证据材料可靠吗?由此,武汉市检察院决定尝试申请使用区块链和卫星遥感技术。技术人员通过调取13个不同时间点的26张卫星遥感影像图,动态呈现了土地受损过程,尤其是获得在诉前程序后非法占地依旧持续的证据。
破解取证难,得益于武汉市人民检察院联合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向最高检申报建设智慧检务创新研究院检察区块链联合实验室。这个检察机关唯一专门以区块链为研究方向的实验室,参与了最高检“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数据存证等相关应用研究——以公益诉讼为视角”的科研课题。
这一区块链技术应用成果部署于最高人民检察院,面向全国检察机关提供卫星遥感数据调取服务,直到最近接到最高检指示逐步停止办案服务,回归科学研究主目的。最高检表示,在武汉市检察院引入区块链技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破解取证难题课题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启动新系统研发。
武汉市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在上级检察机关的领导下启动新一轮区块链应用科研课题申报,在已完成公益诉讼应用研究的基础上,延伸应用研究方向涵盖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实现应用业务方面四大检察全覆盖,并且在探索应用系统研究的同时开启配套发展制度、人才培养计划等必要支撑体系建设探索,坚持以客观科学的态度答好区块链在检察机关发展的“应用题”。
全市369家企业涉及区块链业务
运用区块链,可全流程溯源从茧到丝扫一扫知道“前世今生” 记者蔡木子 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说,源于密码学的区块链技术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被视为互联网新经济第三代浪潮。第一代互联网技术创造了知识信息无区隔的信息共享经济,如百度、搜狐。第二代互联网技术以无障碍线上社交平台,使流量创造市值这个新经济形态让人们目瞪口呆,如腾讯、阿里巴巴。而区块链作为第三代互联网新经济的核心基石技术,它的革命性在于去中心化和去信任门槛,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实现“世界是平的”。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