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新工科”高校学科如何对接产业 看重庆理工大学的“战略突围”

2019-05-18 02:10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学校以市级重点学科建设为依托,以“3+X”学科(群)建设为核心,围绕汽车工业、智能装备等装备制造业相关产业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15日15时30分讯(记者 姚辉省)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单位;联合清华大学共同组建“汽车智能制造与检测业技术研究院”;时栅位移传感及检测技术在纳米测量领域形成一定国际影响力;各学科与重庆市“6+1”业有着密切对接关系......

“新工科”高校学科如何对接产业 看重庆理工大学的“战略突围”

  广数时栅公司照片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关键词:

  学科建设“有所为有所不为、交叉融合、全要素”

  据了解,重庆理工大学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面向和服务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建立了理、工、文、管、经、法、医、艺等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

  目前设有本科专业63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5个、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项目4个、大数据智能化等市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共计30个。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示范性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在学科建设层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交叉融合、全要素”的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学科对接产业”战略。

  学校以市级重点学科建设为依托,以“3+X”学科(群)建设为核心,围绕汽车工业、智能装备等装备制造业相关产业链,依托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重点建设机械工程特色学科专业群。

  关键词:

  科研赋能 激活新工科“基因”

  当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众多行业领域对工程科技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工科”高校学科如何对接产业 看重庆理工大学的“战略突围”

  重庆理工大学科研教授在实验室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新工科”高校学科如何对接产业 看重庆理工大学的“战略突围”

  重庆理工大学与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签订“3+1”人才培养协议书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新工科”高校学科如何对接产业 看重庆理工大学的“战略突围”

  重庆理工大学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签约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在新工科背景下,学校始终注重提升科研水平。建有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43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主导建设了重庆市首批五个新型高端研发机构之一的“重庆汽车智能制造与检测产业技术研究院”,拥有12个市级高校科研创新团队、重庆清研理工创业谷等4个国家级、市级众创空间,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重庆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共建24个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

  近年来,学校累计承担包括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30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2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工具收录2200余篇;出版教材、著作300余部;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公开专利1000余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1项,省(部)级奖励131项。

  关键词:

  “人工智能+”学科群 助推新经济发展

  2018年6月,重庆理工大学与重庆两江新区合作共建人工智能学院,这是重庆理工大学重点投入和建设的新工科“龙头学院”和产教融合“示范学院”,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

“新工科”高校学科如何对接产业 看重庆理工大学的“战略突围”

  重庆理工大学召开学科对接产业”推进会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同时,依托学校的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传统优势学科,在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下增设智能制造学科方向,促进人工智能与机械工程的交叉融合,重点打造汽车的智能设计、智能控制及智能测试,智能机床与智能制造,智能传感与智能控制等领域的学科特色,培养一批智能汽车领域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提升学校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影响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依托学校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传统优势学科,促进人工智能与会计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深度融合,重点打造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RPA技术在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和商业智能等大会计领域的学科特色,培养一批智慧大会计领域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打造具有重庆理工大学鲜明特色的“人工智能+智能商务”一体化建设模式。

  关键词:

  开放创新 新工科学科对接产业

  针对新经济形态,重庆理工大学制定了“一个目标、三个层次、六项任务”的学科对接产业行动计划。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