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汉字带入信息时代
20世纪80年代,尽管电脑进入中国已有一段时间,但却没有合适的汉字输入法。为了解决汉字进入信息时代这个“卡脖子”难题,当时,全世界不少专家学者开始研究汉字编码输入法。1978年,在河南南阳科委工作的王永民主动请缨,投入到形码的研究中。
如何将汉字输入计算机?当时有人仿照西文一个字母一个键,给汉字制作了专门的大键盘,不仅使用不便,也难以记清每个汉字的位置。
受到《说文解字》中“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的启发,王永民将目光聚焦在字根上。他指出,汉字虽有几万个,但是组成汉字的基本单元“字根”却可以很少。他带领助手将《现代汉语词典》中1.2万个汉字逐一分解,做成12万张卡片,归纳出125个组成汉字的字根,并动手设计打造了汉字专用键盘——62键。
1982年,62键方案已经是中国最好的方案之一,但王永民不满足。“这个设计毕竟需要专门做键盘,体积还是很大,所以就想进一步压缩。”
几个月后,他试验出36键方案。由于标准键盘本身有36个键,这意味着汉字已经可以使用标准键盘输入计算机。
然而,当王永民带着优化的36键方案在河北保定进行上机试验时,却听闻台湾的朱邦复发明了26键“仓颉码”输入方案。
“我们研究了好几年才弄出36键,打数字还得换挡,台湾已经实现了26键,这当然着急了,所以我毅然决定扔掉36键方案。”王永民把自己关在小旅馆,七天七夜没出门,最终试验出26键方案。
“1983年元旦,我们在保定已经能用26个键打出7000个汉字,这是一个主要指标超过了台湾‘仓颉输入法’的方案。每个字最多打四下,不但能打字,还可打词汇。”王永民说。
历时5年,王永民以多学科的集成创造发明了“王码五笔字型”,首创“汉字字根周期表”,有效解决了进入信息时代的汉字输入难题,实现了汉字输入技术的登顶一跳。
发明“王码五笔字型”后,王永民紧接着就当起了推广员。
由于参加一个计算机进入中南海的“进海工程”,负责输入软件的王永民来到了北京,住在中央统战部招待所地下室里。
“住在地下室很艰苦,地下室一天7元人民币房钱我老交不起。吃饭也没钱,早上都是窝头馒头加咸菜,咸菜不要钱,王府井大街上的自来水不要钱,就这么过日子。肝病后来复发了,复发了以后精神很不好,但是工作非常忙,兜里经常揣着遗嘱。”王永民回忆道:“我身上的病都是拖好的。这是一段乐在其中,苦在其中的经历。”
1984年,王永民应邀来到联合国总部演示五笔输入法,随着一串又一串汉字飞快地从屏幕上打出,每分钟输入100多个汉字的速度令联合国的官员们大为惊叹。当时,一位联合国副秘书长直接伸手将键盘翻过来看,怀疑键盘下面有什么猫腻。王永民见状笑着说:“这就是你们的键盘!”
如今,“王码五笔字型”在联合国总部、东南亚各国均有使用。王永民的发明技术还获得中、美、英等国专利40余项,并被苹果、微软等全球知名公司购买,开中国信息软件专利技术进入国际市场之先河。
尽管年逾古稀,但王永民丝毫没有退休的打算,如何让五笔字型更简单易学,是他一直在琢磨的事情。
王永民告诉中新社记者,通过两年的研究,他发明了“动漫游戏学五笔”,可以使学习五笔字型的人不用背字根,也不用拆字,像玩游戏一样轻松愉快地学会。他透露,该软件上市之后将在中国免费使用。(完)
下一篇:将汉字带入信息时代
中国观察
国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