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磊:中国增持黄金,比特币大涨,沙特威胁弃用美元
公众号:kanshi1314
据央行刚刚公布的数据,中国黄金储备规模连续4个月上升,中国3月末黄金储备6062万盎司,较2月6026万盎司增加了36万盎司(11.2吨)。
这里不做过多的解读,此前我有很多分析已经解释了中国央行增持黄金的逻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回看一下。这里我需要再给两个不同的观测角度。
就在去年12月份之前,中国央行已经有两年多没有增持黄金,那为什么自去年12月以来突然连续四个月增持呢?
去年12月1日,中美两国领导人在阿根廷达成协议,同意暂停相互加征新关税为期90天(至2019年3月1日),让双方在这期间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
而后,美方谈判代表莱特希泽对记者说,“这是个硬期限”,莱特希泽的态度也是强硬的,其表示,如果中国要避开更高关税,未来几个星期须在多个领域让步。
其实从这个时期开始,也就是从12月1日开始,中国已经开始准备跟美国谈判破裂的准备,也就是做最坏的打算。
什么是最坏的打算呢?当然就是遭遇美国在金融市场和贸易领域的限制和制裁。
从全球角度来看,面对美国的制裁,其实都会选择比较类似的策略,就是想尽办法降低对美元结算的依赖。所以中国从去年12月开始增持黄金,也是摒弃幻想,从更长远的角度,增加非美元性质的国际硬通货。
另外,可以注意一个信息,中国连续增持黄金的这四个月,也是人民币从阶段性贬值转为持续升值的四个月,更是中美贸易谈判最为惊险的四个月。我相信这不是巧合。
世界所发生的变化,远不止这些。
上周二,沉寂了将近一年的比特币,突然出现了神秘买家,在Coinbase、Kraken和Bitstamp这三个交易所当中,有一笔由算法管理的订单共买入了2万枚比特币。每个交易所在这1个小时内分别都有类似的7000枚比特币的买入量,价值加起来达1亿美元。导致比特币价格接连突破4000及5000美元关口,在一分钟内飙升23%(1000美元以上),创去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比特币到底是什么,其实很多人可能都还不太了解。上个月15日,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金融商品交易法》和《资金结算法》修正案,将虚拟货币更名为加密资产。我个人认为这是未来很长时间里,国家层面对数字货币的一次终极定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资产,未来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财富承载模式。
日本的传统金融市场互联网化的程度并不高,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哲学问题。在中国,由于传统金融的效率比较低,在银行等服务领域,尤其是信用卡等终端支付方面的渗透不够,才给了互联网支付巨大的机会,一举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移动支付市场。
目前可能又是一个轮回,在中国,由于移动支付非常便捷,所以不太在乎数字货币的发展。但这可能正是中国面临的最大危机。
上周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了一家发行“数字货币”的公司,通过出售一种自定义加密货币来筹集资金。这是SEC发布的首个针对区块链融资的“无异议”函。这个“无异议”函虽然对SEC没有约束力,但足以说明加密货币在美国市场的使用价值已经被SEC认可。
那这家公司为什么能获得“无异议”函呢,原因比较简单,这家公司的加密货币,用途仅仅是帮助用户预订私人飞机旅行。但银行营业时间的限制给包机行业带来了一个问题,有钱人随时都有可能需要电汇,但他们要受银行营业时间的限制。如果没有付钱,飞机就不会起飞。而传统的金融通道可能耗时过长。如果有了24小时运行,且不需要任何金融中介的加密货币,这一问题就能解决。
正是传统银行业的局限性促使该公司通过SEC寻求另一种选择。
大家可以想一下,这个事如果在中国,可能会被通过吗?应该不会,因为监管者会认为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以这个理由发行加密货币,在中国肯定会被定义为非法集资。但在美国,SEC却因为传统银行业的局限性同意了市场这样的操作。
虽然这是一个非常小的事情,但我们可以大胆的畅想一下,十年、二十年之后,中国可能还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为荣,感叹自己有非常超前的移动支付水平。但美国、日本等,可能都进入了加密货币的自运转时代,商业效率有可能再次轮回。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