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金融科技热点展望丨加强金融科技应用研究与新兴技术风险防范
在今年的“2019金融科技热点展望”中,我们选取了“金融业全面启动IPv6规模部署”“支付行业发展迎来新变局”“开放银行燎原势竟成”“分布式架构继续发力”“智能化服务加速数字金融进程”“强金融科技应用研究与新兴技术风险防范”“科技助力管控金融系统性风险”“科技助力小微、民企”8个话题进行讨论研判,以期为您梳理解读其在2019年的应用发展趋势!精彩内容将陆续呈现,请您持续关注!
本期为该系列专题第六篇“着力加强金融科技应用研究与新兴技术风险防范”。
依托在中国银联电子支付研究院的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成立之时,中国人民银行范一飞副行长批示“研究中心各共建单位要志存高远,既要深入做好现实问题的研究,也要高度重视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争取用3至5年的时间,将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中心”。
纵观最近数年,金融科技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在金融科技浪潮的席卷之下,全球金融业都奋力投身其中,金融机构纷纷加快了科技驱动业务创新的步伐。为适应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变化,深入探索其对金融业的变革与有效应用,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不可或缺。
金融科技研究重在求真务实
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杨竑认为,首先要坚持开放合作的思维,在行业内开展联合攻关,形成合力,突破基础性的共性难题;其次要结合各自的发展阶段,加大新型技术的开发应用。我认为当前应关注,一是强化对新型技术的研究,把握其内在本质;二是加快技术转型,构建适应新型技术要求的基础设施;三是研究确立新型技术的应用方法,找准切入路径;四是配套建立相应的管理保障体系,筑牢创新应用的成果。在这里,我们也再次呼吁,行业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要强化成果的产业化,使其可复用、可推广,发挥在行业中的规模效应。在此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发挥标准的作用。银行业不仅要注意在应用中逐步形成涵盖产品设计、技术研发、运维保障等全生命周期的标准,用于检验并规范创新过程,也应通过对成果的标准化规范化描述,促进推动创新成果更快、更便利的在行业内推广应用。
金融科技研究中心重点围绕分布式架构转型、大数据技术、共性基础开发包技术,于2018年重点开展了8项研究课题。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心主任柴洪峰介绍:“中心成立以来,先后参与了金融科技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10余项专题研究报告撰写及行业标准的编制和修订工作,顺利完成金融科技委员会下达的各项任务。内容涉及生物识别、区块链、人工智能、金融安全及其他相关领域。”
一年半来,中心在承接人行金融科技研究任务、跟踪金融科技发展动态、开展创新研究和技术验证、促进研究成果转化等四大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分布式架构开源软件评测研究、基于分布式架构的数字货币关键技术和应用研究、账户集中场景下的支付清算系统分布式架构研究、物联网技术在现金生命周期管理的应用研究等8项研究课题中的部分课题已经完成。
今年1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金融科技发展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据了解,协会在2017年就成立了金融科技发展与研究工作组。此次组建金融科技发展与研究专业委员会,有助于形成多方研究合力、搭建高效沟通桥梁、推动研究成果落地。李东荣会长希望研究专委会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引领,主动作为,在推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改进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促进金融精准扶贫等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上勤思考、下功夫、出实招,为促进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依托发展与研究专委会,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将研究提出金融科技重点研究指南和工作规划,参与组织协会重点研究课题、优秀成果评选工作;组织开展跨机构、跨行业、跨领域研究交流活动,推动行业研究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促进金融科技重点领域研究成果向标准规则、政策建议和行业实践转化应用;组织开展金融科技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谈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金融科技方面的研究情况时,协会战略研究部主任肖翔首先回顾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围绕网络借贷行业资金存管政策和良性退出机制、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租金贷”业务风险、英国政府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战略、英国开放银行计划、ICO和虚拟货币国际政策动向等,形成了21期情况专报,时效性、针对性和参考性稳步提升。扎实开展多项重点课题研究,承担完成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委员会5项重点课题,开展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与发展专项调研并形成初步成果。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