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天平链"本链 竟有这么多学问
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不可篡改和可溯源的特点,可在司法领域开拓较大的应用空间,客观上对互联网信任体系的建立也有推动作用。
3月3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第一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的公告,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成为首批通过备案的区块链。再来一组最新数据:截至2019年3月30日,“天平链”在线采集数据已达340余万条,由于采取跨链存证技术,实际对应的证据文件或达千万量级。
数字听起来牛牛的,是不是很振奋!
那么问题来了——
一、“天平链”本链是什么?
2018年9月9日揭牌伊始,北京互联网法院建设
了国内首个由互联网法院主导建立、产业各方积极参与的电子证据开放生态平台——“天平链”,它采用的是区块链技术,由于它在北京互联网法院的最终功能也是维护公平正义,就称作“天平链”啦。
有网友可能想追问:“区块链”是个啥?
不妨试着从非技术的角度来了解一下:
假设你有10个红苹果,于是你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左邻右舍,大家就拿小本本默默记下了“A君有10个红苹果”,标记为“A1”。有一天你朋友的朋友得知你有红苹果,就跟你买了一个,于是你又跟大家吼了一嗓子,“我卖给了B君一个红苹果”,标记为“A2”,并标明这个红苹果来自“A1”。左邻右舍虽然默不作声,但是都记下了,B君向A君买了一个红苹果。
有一天,B君表示,我这个红苹果是自己种的!左邻右舍就跳起来了,你这个红苹果是从A君那买的!B君死不认账,于是A君就把A1、A2抽出来给B君看,B君无法抵赖。
看看,撒谎很难啊。
这个你眼睛看不到的、抽象地连接A、B及左邻右舍、并能印证事实的关系网就称作“区块链”了。
由此,“天平链”的功能也就一目了然了~
北京互联网法院实行“网上案件网上审理”,自然存在大量的电子证据,这成为案件审理的关键问题。而电子数据普遍存在存证难、取证难、采信难等问题,于是“天平链”就应势而为了。
二、“天平链”的运行流程是什么?
下面通过一起案例示范“天平链”的运行流程:
2019年1月,原告知名影星F得知,被告彩虹云宝公司在其认证的微信公众号“彩虹严选”分别发表了标题为《看了F的防晒装备,终于知道我为什么这么黑了……》等两篇文章。文章中被告擅自使用四张原告照片进行商业宣传,文中配有多张被告经营的网上商城所售产品图片详情及介绍等广告宣传信息,点击商品图片可以跳转至该网上商城销售页面。
原告认为,被告系利用影视明星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吸引公众关注进行营利,侵犯其肖像权,并使浏览者误认为原被告存在合作,影响其正常商业代言,造成经济损失,故以网络侵权责任纠纷诉至北京互联网法院。
原告提交的、采用区块链技术的证据:侵权截图及侵权文章IP360证据取证数据保全证书2个及视频文件2个,证明原告F被侵犯肖像权的具体情况;证明涉嫌侵权微信公众号主要以宣传被告所经营的网上商城销售的商品为内容,被告是涉嫌侵权微信公众号的实际运营者和受益人,系本案适格主体。
法官释明:该证据系区块链证据,先由原告在第三方互联网存证平台“真相保全”上存取了涉案视频,生成电子数据。因该第三方存证平台已经接入北京互联网法院区块链“天平链”电子证据平台,所以在第三方平台生成电子证据的第一时间,该电子证据的哈希值(数据指纹)就会写入“天平链”,同时第三方平台获得该数据在“天平链”上存证编码并返回给原告;原告立案时提交原始涉案视频和存证编码,北京互联网法院电子诉讼平台就会调取“天平链”进行自动验证,验证结果显示涉案证据自存证到“天平链”上后,没有被原告篡改过。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