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发行“数字法币”,才能解锁数字金融的终极场景?
图片来源图虫:已授站长之家使用
声明:本文由站长之家内容合作伙伴 巴比特 授权发布。
3 月 28 日,由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中关村天使投资联盟、中关村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协会、中关村前沿科技与产业服务联盟共同主办,北京赛智时代和饮鹿网承办的 2019 产业创新创投论坛在北京召开。会上发布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 12 个产业的创新、创投百强榜。在2018– 2019 中国区块链产业创新百强榜单中,巴比特、比原链、布比区块链、众安科技、智链纷纷上榜。
会上,浙江现代数字金融科技研究院及D19 实验室理事长周子衡发表了以《数字金融产业创新的立足点和突破点》为主题的演讲,他表示,现有的银行账号体系不足以支持数字化体系,仅仅对私的场景也不足以让数字金融继续发展,只有数字法币才能打开财税数字化的局面,整个数字金融的体系将会随之发生变化。
以下为演讲精编,由巴比特整理。
“数字金融”这个词很热,昨天我刚从南京回来,南京市正在做数字金融产业。两会期间央行行长接受采访时提到全国 4 个城市在做金融科技创新的试点,其中就包括南京,我和大家交流一下数字金融产业的创新发展情况。
首先,数字金融产业究竟是什么概念?我们看过去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这样 6 个阶段:
第一个是互联网金融,是2012、 2013 年时的提法。这个概念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最初讨论的时候有不同意见。当时我在阿里聊到这个话题,说我只能同意一半。因为金融活动的基础是货币,如果货币没有网络化,直接讲金融活动网络化似乎有点跳跃。那么有没有网络化的货币呢?有,但也只有一半,账号是网络化的,但里面的数字算不算货币,后来央行才说是货币。但实际上我们看到,互联网金融很快成为被整治的对象,现在基本不怎么提了。
第二个是金融科技,这个说法是国外提出来的,但金融机构体系和监管当局都喜欢用这个词。金融科技做什么呢?目的是“瘦身”,因为金融体系的利润根本来自于制造业的利润,但是近年来制造业的利润已经不足以支持金融机构的发展,于是金融机构开始去支持智能制造。在利润来源萎缩的情况下,金融机构要想长期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做数字账号,用技术手段大规模提高效率,简化程序。
第三个是数字账号,根本的变化就发生在这里。数字账号与银行账号有什么不同呢?几个世纪以来,所有账号体系都是银行提供的,我们熟知的一些金融活动:证券、保险、期货、信托,它们的基础都是银行账号体系。银行账号体系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和个人。但银行服务也是有限的。银行账号体系之外是什么?数字账号,比如支付宝、微信,他跟银行账号有关系,但不是一体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
第四个阶段是数字支付,有了数字账号就有数字支付,你把招商银行跟支付宝绑定在一起,但是招商银行不知道你在支付宝上做了哪些安排,他们是两套支付体系,这种情况只在中国发生。欧美、日本也有第三方支付的提法,但实际上他们都是基于银行账号。虽然监管部门曾经认为这是一样的,实质上不一样。
第五个阶段是数字经济,因为有了数字支付,数字经济的基础就具备了。数字经济活动的本质是什么?既不是生产也不是交易,是一个人可以在任意时间和地点做出决策,并不需要在熟悉的物理世界,而是在数字环境下做出的。
第六个阶段是数字金融,经济活动数字化之后,其中金融的部分也要相应发生变化,它和银行所支持的既有金融活动有两点不同:一是既有的金融活动基于银行账号,数字金融活动不是这样;二是所有银行、企业的财务活动都反映在报表上,而它的报表是纸制报表,最小的时间单位是天。这是财务要求,不是技术要求。
总结一下,从十五世纪以来,银行账号体系是唯一的经济运行账号体系。从货币的角度来看,你到银行开第一个账号是柜台账号,只有在柜台开了户之后才能开通其他账号。银行系统的根基是柜台,现实经济活动都是围绕着柜台发生的。之后衍生出来的电子支付是指在电子指令下的记账交易,网络支付是电子支付的升级。
数字金融的立足点就是网络数字账号,时间上无缝衔接,尽可能做到全面覆盖。因此,我们看到现有账号体系变得二元化,我们需要认清数字经济建立在哪里,是建立在数字账号,还是建立在银行账号基础之上。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