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滚动 >

探访大瑞铁路秀岭隧道:建设者扎根深山12年

2019-10-21 23:00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记者在隧道内了解到,秀岭隧道穿过7条断裂带,受软岩大变形、突泥涌水、坍方、高地温等影响,隧道建设一度推进

  坐上有轨运输车,由洞口驶入昏暗的隧道,哐当哐当、晃晃悠悠……一个半小时后终于抵达机器轰鸣、闷热潮湿的掘进掌子面……

  近日,记者探访正在建设中的云南大(理)瑞(丽)铁路秀岭隧道,因遭遇特殊地理地质,隧道建设推进十分艰难,被称为大瑞铁路“拦路虎”。

  从2008年起,来自中铁八局的建设者们扎根深山已有12年,誓要征服“拦路虎”。

图为秀岭隧道正洞掌子面。 缪超 摄

图为秀岭隧道正洞掌子面。 缪超

  因地质复杂隧道推进艰难

  秀岭隧道位于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全长17.623千米。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在云南西部形成了皱褶巨大的横断山脉。

  从空中看,横断山脉山峦纵横、地形险峻、河谷深切;从内部看,断裂带众多、地质构造极其复杂。

  “隧道开工时,很多专家到现场勘察,受地理地质限制,秀岭隧道建设不具备开辟横洞、斜井的条件,且隧道埋深大,最大埋深1100米,也不具备增设竖井增开工作面的条件,只能采取进出口两头掘进的方式。”中铁八局一公司大瑞项目部总工程师秦鹏告诉记者。

  在一般隧道建设过程中,横洞、斜井开辟于隧道正洞两侧,可以起到增加挖掘作业面、方便人员物资进出等作用。秀岭隧道没有横洞、斜井,导致隧道建设难以提速。

图为工人们在冰块前稍作休息。 缪超 摄

图为工人们在冰块前稍作休息。 缪超

  除此之外,建设者还要面对中国乃至全世界最为复杂的地质条件。记者在隧道内了解到,秀岭隧道穿过7条断裂带,受软岩大变形、突泥涌水、坍方、高地温等影响,隧道建设一度推进艰难。

  “开工至今,共计发生23次初期支护变形,其中3次软岩大变形,工程推进艰难。”负责初期支护的工人杨映辉指着隧道顶部对记者说,他在秀岭隧道工作多年。

  工作4小时后,杨映辉走到冰块前,稍作休息。因为高地热,洞内气温常常接近40摄氏度,放置冰块起到降温作用。

  在冰块后方,水流哗哗之声格外清晰,排水沟里的水流又快又急,有如夏日雨后的小溪流,头顶上不时还掉落下小水滴。杨映辉说,“秀岭隧道还发生过4次大型坍方,3次大的突泥涌水……”

图为一辆有轨运输车进入秀岭隧道。 缪超 摄

图为一辆有轨运输车进入秀岭隧道。 缪超 摄

  隧道内有一个“小型铁路局”

  “因为不具备开辟横洞、斜井的条件,秀岭隧道将单口掘进近10公里,为了保证洞内作业环境,所以采用有轨运输。”秦鹏向记者解释,秀岭隧道是中国目前为数不多采用有轨运输建设的隧道。

  建设施工方开辟了平导(隧道正洞的平行导洞),采用有轨运输组织施工,运输车辆采取“平导进、正洞出”的大循环模式,所有进隧道车辆利用平导错车道及横通道进行汇车。

  平均每6至7分钟就有一个车次进洞运输组织调度、线路日常检修、维护、机车维修、保养,犹如一个“小型铁路局”的运转模式。

  虽然建立了“小型铁路局”的运转模式,但秦鹏告诉记者,“有轨运输受行车速度、线路、行车调度的限制,效率不如汽车运输。”

  此外,随着秀岭隧道越掘越长,有轨运输效率、人员作业效率、通风降尘降温效率都显著降低,这影响着隧道整体施工效率,更抬高了施工建设成本。

  为了隧道尽快贯通,建设施工方采取增加人员数量,不同的工序由原有的一班人增加至2班人,甚至有的工序增加至3班人循环作业,洞内内燃作业设备按照2倍配置。

图为隧道内的施工人员。 缪超 摄

图为隧道内的施工人员。 缪超 摄

  建成后穿过仅需8分钟左右

  7年前,秦鹏大学毕业后来到漾濞,将青春献给了秀岭隧道。7年间,他的同学之中,有的履历上已参与了4个项目的施工建设。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