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领域合作将促中德关系迈向更高质量
(经济观察)六大领域合作将促中德关系迈向更高质量
中新社北京9月8日电 (记者 李晓喻)日前举行的中德对话论坛2019年会议就“彼此眼中的你我”、气候变化、数字化教育、职业培训、中德科研合作、老龄化等六大领域提出了合作建议,受到两国领导人支持。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称,愿为双方开展合作创造有利条件;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说,这些合作建议“十分重要”。
北京学者指出,在这些领域加强合作表明双方希望打造更可靠互惠的关系,有助于中德关系行稳致远,迈向更高质量。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彼此眼中的你我”实质上是一个相互认知的问题,即双方怎么看待彼此发展现状与未来。
当前,中德两国利益高度关联。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德国则是对华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据官方数据,今年1-7月中德双边贸易额达1069.3亿美元,同比增长2.4%。德国对华新增投资11.7亿美元,同比增长62.7%。“双方经贸往来越频繁,如何看待彼此就越重要。”崔洪建说。
与此同时,在世界发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国家实力增强背景下,德国民间层面对华不无误解和疑虑。前几年,德国一度传出“中国‘买空’德国”“中国盗走德国工作”等论调。
“对他国的认知是影响一国对该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因素”,崔洪建称,如果不能通过良性互动,使两国各个层面特别是民间层面形成对彼此的客观、理性认知,将给中德关系长期健康发展带来压力和阻碍。因此,要推动中德关系走向高质量发展,把“彼此眼中的你我”放在六大领域之首,进一步加强务实沟通交流,增进双方了解、理解和互信尤有必要。
如果说“彼此眼中的你我”是事关中德双边关系长远发展的大问题,那么双方在数字化教育、职业培训、老龄化等领域加强合作,将能为两国民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例如在职业培训方面,中国有强烈的发展需要。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之际,中国高层已经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做好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要求加快培养更多技能人才,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而作为老牌发达国家和制造业强国,德国以高级技工众多闻名于世,在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方面优势明显。
近年来,中德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合作已经迈出步伐,两国于2018年7月签署了关于深化两国高校和职业教育合作的联合意向声明。崔洪建称,今后双方可进一步扩大合作规模。对中国而言,应充分借鉴德国开展职业培训的有益经验,提高自身职业教育水平。
数字化教育领域中德两国也大有可为。德国日前推出更新版数字化战略,其中包括建立双元制职业教育数字资源交换平台,建设“数字德国”项目了解不同人群的数字化能力等。而中国也正在大力推进“智慧教育”,计划在2020年底前启动建设10个以上“智慧教育示范区”。在这一领域加强合作,双方可以互学互鉴,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发展。
至于老龄化问题,作为发达国家,德国人口老龄化出现较早,因此在探索如何应对这一问题上起步也较早。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可借鉴和吸取德国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以更好应对国内老龄化。双方在这些民生领域加强合作,不仅将增进民众福祉,也有助于促进中德关系发展。(完)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