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滚动 >

重庆巫山:深入践行绿色发展 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

2019-07-09 11:01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江山红叶醉 巫山云雨飞 浩荡长江穿越巫山山脉,孕育出中华版图腹心区域的壮美三峡。

  江山红叶醉 巫山云雨飞

  浩荡长江穿越巫山山脉,孕育出中华版图腹心区域的壮美三峡。

  三峡之腹心,在巫山;重庆的东大门,是巫山。

  巴楚文化、神女文化衍生交融,巫咸、巫姑等十巫集于此,演绎上古有关巫的神话。

 

  小三峡、神女峰、当阳大峡谷、巫山博物馆等一批国家5A、4A、3A级景区集群在这里汇聚。

  巫山,注定成为神奇灵秀的土地。

  200万年前,龙骨坡巫山人在此生息繁衍。

  6000年前,以新石器为代表的大溪文化由此发轫,为长江文明增添了蕴藉灿烂的篇章。

  2000多年来,李白、杜甫、元稹等历代诗文大家无不吟咏巫山风物,诠释“行到巫山必有诗”的赞誉。“汉水波浪远,巫山云雨飞”等6000余首华章经典,滋养了这块山水厚重的文化血脉。

  居渝东门户,拥3000平方公里土地,融自然山水之美、历史人文之美、风土人情之美于一体的巫山,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文化牌,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必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诗和远方!

  龙骨坡 一个山寨的传奇

  北纬30度线上,分布着许多千古之谜,如埃及金字塔、百慕大三角、神农架“野人”……

  长江三峡,恰巧也在这条被科学家称为“神秘的纬度线”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毕生致力于在华夏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孜孜不倦地探求,要找到古人类在中国大陆上生活繁衍的证据,告诉那些始终宣称地球上的人类全是从东非大裂谷走出来的人们,中国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1984年7月,黄万波初到巫山,看到峻茂的森林、挺拔的山峰和奔腾的河流,心跳一次次加快。似乎,有一个惊天的秘密在等待他揭开朦胧的面纱。

  他的大脑闪过这样一个问号:长江三峡这块处女地,会不会是中华远古文明的摇篮呢?

  带着这个问题,他开始行动。

  摊开地图,黄万波的目光停留在庙宇镇。庙宇镇距县城60公里,海拔800多米,离长江直线距离不足5公里,近万亩的小平原四周群山环绕,一条季节性河流蜿蜒穿过。这,都是远古人类生活的绝佳条件。

  黄万波带领着科考队,顶着骄阳来到庙宇镇,不顾疲劳和酷暑,找到当地最负盛名的龙洞。

  在这个4000平方米的山洞里,他们从一堆灰黄色的砂土中,采集到一些哺育动物牙齿和骨头化石。这个神秘空旷的山洞,难道就是几百万年前老祖先的栖身之所?然而,希望很快就破灭了,这些石化并不严重的动物骨骼,所传递的信息距离他们的期望相差甚远。

  就在队员们有些灰心时,一个消息,却带来了新的希望。

  黄万波得知,当地一个叫牟之富的赤脚医生,长期在龙骨坡上挖掘大量龙骨当中药。

  龙骨即动物化石,其成因是在动物被泥土掩埋后,骨骼中有机质被地下水溶解、流失,水中的钙等矿物质则沉淀下来,经长期置换,骨的本质完全改变,但仍然保持骨的原始形态而成为化石。

  黄万波和队员们随牟之富来到了这个叫龙骨坡的地方,放眼望去,满地皆是远古化石的碎片。黄万波欣喜若狂,仿佛找到了打开神秘宝库的钥匙,并决定正式申报立项。

  1985年初,黄万波向四川省文化厅报告了考察的初步成果及设想。同年秋,经批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重庆自然博物馆、万县博物馆及巫山县文物管理所正式组建长江三峡考古队,并于当年10月4日正式发掘。

  第十天,奇迹发生了。

  1985年10月13日13时许,天空万里无云,正在对化石进行分类的黄万波,目光停留在了一段化石骨片上。

  因泥土太厚无法辨认属性,但根据形态判定是一段下颌骨,他小心翼翼地把附着的泥土清除后,不禁怦然心动。

  没错!一段左侧下牙床,是下第四臼齿和下第一臼齿,性质与大猿相似,细瞧尺寸比大猿小,通过研讨无疑是人属的。从牙面磨蚀程度就可以看出来自老年女性个体——“巫山老母”被唤醒!

  一年后,一颗儿童的上内侧门齿又被发现,这是一位待字闺中的“巫山少女”。

  平地一声惊雷,打破了龙骨坡的寂静——龙骨坡人横空出世。这个重要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早期人类化石的空白,迅速在世界考古界引起轰动。

  至今,工作人员已对该遗址进行了四个阶段发掘,出土了包括步氏巨猿、剑齿虎、小种大熊猫等116种早更新世初期的哺乳动物化石,还有1000余件精美的石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龙骨坡发现了大量集中堆放的动物后腿骨化石,表明当时已出现了狩猎行为。学术界把这些文化遗存命名为“龙骨坡文化”。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