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环县深山农产品也“触电” 不再守着金山缺饭吃
中新网甘肃环县6月21日电 (高展)“以前羊羔肉一斤只能卖30多元,现在通过电商平台,一斤最高能卖到80多元。”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毛井乡杨东掌村富达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刘仲明介绍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家里的羊羔肉只能以低廉的价格销往周边,现在他的儿子刘国宁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将羊羔肉以较高的价格售向全国。
环县位于甘肃省东部,是中国小杂粮之乡,全省草畜产业大县。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让环县小杂粮绿色天然,羊羔肉鲜而不膻。但长期以来,受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大量优质农特产品价格低廉、销路不畅,“养在深闺无人识”,仅限于自产自销,农户“守着金山缺饭吃”。
环县成立“环乡人”区域公共品牌,整合多种农业优质资源,便于提升环县农产品知名度。图为环县小杂粮。 高展 摄
“一边是窝在家里的好东西,一边是走不出大山的困扰。”环县县委书记柴春介绍说,环县是一个深度贫困县,在“互联网+”的大潮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脱贫攻坚的需要,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
30岁的张宏波在2015年选择自主创业,当时电子商务正发展迅速,环县政府实施多项措施大力扶持电商发展,张宏波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发展机遇。当年便和朋友刘国宁合伙投入15万元创建了陇上刘叔叔品牌,主营环县羊羔肉。
“环县羊羔肉肉质鲜嫩,瘦而不柴,极少腥膻味,是上等的食材。但由于交通环境影响,且没有自己的品牌,很难外销,如果能借助电商平台向外推广,一定可以把市场做大。”张宏波说。
借助网络平台,张宏波将环县羊羔肉卖到全国。 高展 摄
带着一腔热血和执着的信念,张宏波和刘国宁带着团队跑市场、收羊羔、做检验、抓质量,一点点地打开了环县羊羔肉网销市场。去年,张宏波的网店线上销售额达到1132万元,与135户贫困户签订了养殖协议。
借助电商平台,环县不仅让羊肉走出了大山,还积极推广小杂粮订单种植经验,扩大种植规模,电商企业共签订杂粮订单31万亩,涉及贫困户10870户,订单种植模式带动贫困种植户人均增收200元以上。
“以前我们种的胡麻、豌豆、玉米拿到集市上没人收购,自从签订了订单以后,合作社不但上门收购,而且还给我们很好的价格,以后我们小杂粮再也不愁卖了。”环县刘渠村订单种植扶贫户刘扬春说。
环县电商平台的“货架”上,不光只有传统的农特产品,还有不少新奇玩意儿。赵陇军、赵陇州兄弟二人将原本一文不值,只能用来当柴火的葵花杆变废为宝,摆上了电商平台,卖出了好价格。“现在我们同200多户贫困户签订了葵花种植合同,种植规模达到3000亩以上,平均给每户贫困户增收1万元以上。”赵陇军说。
环县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全县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1.91亿元,同比增长27%,网络零售额达到3600万元,同比增长20%,累计带动就业人员7200人以上。(完)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