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市圈: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跨省融合 资源共享
南京都市圈: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薛海燕 蒋 波
南京都市圈8座城市地理位置连南接北、承东启西,是长三角带动东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传导区域。各成员城市立足自身优势,坚持产业分工协作,错位发展、配套发展,全力搭建金融服务平台、技术创新平台、人才支撑平台和政府服务平台,积极融入南京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要素链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正式升级为国家战略,在这一蓝图中,南京都市圈无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南京都市圈8座城市地理位置连南接北、承东启西,是长三角带动东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传导区域,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南京都市圈自2001年成立以来,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成员城市按照“共建、共享、同城化”目标,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完善功能配套合作,区域认同感不断提高,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都市圈融合发展成效明显。
城际铁路网越织越密
2018年12月21日,南京至句容城际铁路开工建设;2018年12月30日,南京至滁州城际铁路开工建设。
2018年末的最后几天,在江苏省道122宁句交会处和安徽滁州来安汊河新城建设工地上,两个城际铁路项目举行了简朴的开工仪式,简约却不简单,在南京都市圈中引发热议。
“交通是区域竞争的核心元素,两个城际项目开工,标志着南京都市圈同城化发展迈出关键性步伐。”南京市市长蓝绍敏介绍说,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大趋势下,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都市圈发展,已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流模式。眼下,南京都市圈正以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为抓手,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发挥南京特大城市带动作用,推动都市圈成员城市互联互通取得更大进展。
翻开刚公布不久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张以南京为中心的交通“蜘蛛网”紧紧地将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等苏皖8市串联在一起。
“南京都市圈铁路客运专线系统已形成了‘一环十射三纵三横’的网络格局;普速铁路系统则形成了‘一环八射一纵两横’的网络格局,快速轨道也形成了以南京为核心的‘八条射线’网络格局。”南京市规划局总规划师何流介绍说,今年2月初,南京市政府印发了《南京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宁句城际、宁滁城际、宁淮城际、宁扬宁马城际、北沿江铁路、宁宣黄铁路项目进展……构建以南京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络,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除了轨道交通之外,《南京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还提出基本建成以南京为核心辐射都市圈地区的“一环两横一纵十五射”放射状高速公路网格局,形成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核心,扬州泰州机场、淮安涟水机场、芜湖宣城机场为辅助,通用机场为补充,功能清晰、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的区域机场体系。
此外,南京都市圈还将重点推动主枢纽、主景区、主城区之间的快联快通,加密过江通道建设,加快形成宁镇扬、宁滁30分钟快速通勤圈、1小时休闲旅游生活圈、1小时生产要素物流圈。
产业协作扩大“朋友圈”
沿南京长江隧道向北驱车仅10多公里,便驶入了安徽滁州市南谯区,原本在省际行政区划分割下,滁州南谯与南京的产业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如今,随着南京工业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一批高校研发型科技项目入驻,一座高教科创城正在这里拔地而起。
在滁州高教科创城内,由南京工业大学几位老师发起成立的南京工大开元环保科技(滁州)有限公司自2016年6月份开工以来,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已全面建成投产,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产值2400万元,完成税收约100万元。“我们的技术研发团队中有70%的人来自江苏各大高校,不少人定居在南京,从江北开车来上班也就20多分钟。在这里,除了上班方便外,企业享受到的政策扶持力度也很大。”公司总工程师马俊说:“入驻滁州,这一步我们走对了。”
产业对接,借力南京之“智”,南京工大开元环保科技(滁州)有限公司只是一个缩影。
全面对接南京江北新区建设,安徽滁州先后谋划了苏滁现代产业园、来安汊河水岸科技新城、南谯高教科创城、滁州经开区原创科技城等“一园三城”,吸引了很多南京企业和高校创业人才到滁州投资发展,积极培育产业、扩大主导产业“朋友圈”。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