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科技 >

大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 变现赋能成关注焦点

2019-07-19 16:53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如今,大数据发展在中国风起云涌,大批投资蜂拥,冀望在这片新领域开疆拓土,打造出自己的产业领地。

  如今,大数据发展在中国风起云涌,大批投资蜂拥,冀望在这片新领域开疆拓土,打造出自己的产业领地。

  大数据在中国方兴未艾,生机勃发,潜力无限。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大数据应用的富矿,是海内外投资的绝佳沃土。金融科技港企,深圳华策辉弘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新昌日前接受访问时如是说。

  发展大数据 中国优势独具

  近年来,伴随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海量的大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大数据在全球开始新兴。大数据从流行热词迅速转变为重点科研、产业项目。2013年以后,全球大数据发展进入快车道。2017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超过 300 亿美元,由此延伸的相关产业总量超万亿美元。但张新昌强调,发展大数据,中国具有全球独有的绝对优势。

 

  张新昌指出,中国不仅拥有当今世界最多的人口,还拥有全球最多的网民。国家网信办今年 5 月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2018年)》显示,2018年中国网民规模达 8.29 亿。此外,截至 2017 年 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应用,包括网购支付、智慧出行、社交兴趣、智慧健康、智能家居、智慧餐饮等的快速落地,让人们产生了更多的行为数据。这些数据的研发、应用将派生出无限的产业链条,汇聚成巨量的产业集群。如此优势在全球无可比拟。

  变现赋能 大数据方显价值

  大数据风起潮涌。张新昌认为,淘金大数据,变现赋能尤其关键。他指出,大数据其实就好似人们生活中的各类食材,只有经过精心烹饪出人们接受、喜爱的佳肴才体现出其价值,否则,非但无用,还可能因过期腐烂,成为垃圾。

  怎样让大数据及时变现,体现出价值并拉动经济?张新昌说,要像名厨制作佳肴,深入探索大数据应用场景、了解市场需求,精细建模,让数据提供者直接受益,同时实现利益社会多方共享。在此其中,大数据应用者作为“名厨”,就显得尤为关键。

  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都会运用快递、各类便民消费卡。这些运用中都沉淀了大量各类个人信息。当人们需要银行贷款或金融服务时,银行要求提供上述部分相关信息,人们若能迅速快捷地提供,岂不是既实现高效,同时又能大量降低重复跑路、消耗时间等成本吗?为此即使需要支付费用,很多使用数据的机构甚至是部分消费者或许都愿意接受。由此,既发现、满足了消费需求,为其提供了便利,又派生出新产业。

  近年来,内地因大数据盗用、滥用、欺诈事件时有发生,大众对于大数据心生戒备。张新昌认为,这些问题其实反映出国内关于大数据的法规建设已刻不容缓。首先要确权,要明确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采用别人可以适度公开的个人数据要经过授权,数据应用业务流程要合法合规。

  张新昌认为西方国家流行的开放银行模式值得借鉴。澳洲和西班牙的一些银行,经其客户授权,将客户可以公开的部分数据信息进行业务分流,延伸为客户提供其它经济生活活动等方面的协助支持,从而降低客户在其它商务活动、生活服务方面的开支成本、提升效益效率。

  张新昌强调,开放银行的核心就是经过授权,银行进一步改造业务流程,建立场景应用模块,更好地实现客户数据价值体现,推动多向消费,并直接助推成交变现。

  大湾区 中国大数据主战场

  在当今中国,哪里是大数据绝佳的掘金富矿呢?粤港澳大湾区。张新昌的回答毫不迟疑。张新昌直言,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人口超过6000万。这里汇聚海内外精英,辐射全国及海外。这里GDP总量超过20万亿。香港是亚洲金融中心,广州是国际商贸物流中心,深互联网巨头云集,东莞被誉为世界工厂。这里产业体系完整、形成现代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

  密集发达的高铁、高速公路网络串联这一区域9+2城市,整合成一个庞大的城市群平台,一个巨无霸经济体。这里的传统制造业亟待转型陞级,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强化,互联网、移动终端、物联网基础雄厚,大数据资源丰富、市场应用场景广阔,消费力强。数据是跟着人移动的,如此广阔的市场,势必会产生无限多的数据及其应用。

  张新昌坦言,尽管目前香 港 大 数 据 发 展 落 后 内地,但是香港金融中心功能仍然不可小觑。香港具有巨量大数据沉淀,八达通、各类金融卡使用普及广泛,且特区政府正努力的推智慧城市建设为大数据发展开创出无限可能。张新昌认为,香港发展大数据具后发优势、潜力,但需引导转变观念,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引导教育,政府也需加大鼓励投资力度,落实产业发展规划。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