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科技 >

随笔:关于脑机交互的遐想与迷思

2019-07-19 16:52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脑机交互技术发展还面临一系列障碍,如破解复杂脑电波的障碍、多学科联动的技术障碍,以及人体试验的伦理压力

  随笔:关于脑机交互的遐想与迷思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 随笔:关于脑机交互的遐想与迷思

  新华社记者胡丹丹

  美国硅谷企业家埃隆·马斯克日前发布脑机接口新技术,立即激起全球好奇心:电影《黑客帝国》中脑机交互的场景真要变为现实了吗?科技新突破带来兴奋与遐想之余,也引发人类关于未来的迷思。

 

  由马斯克创建的脑机交互技术公司“神经连接”(Neuralink)公布的这项新技术,主要有两项重要创新:一是更好的传输介质,即一种比头发丝还细的柔软聚合物“线”,其上布满微小电极和传感器;二是更安全的植入技术,即一台神经外科机器人每分钟自动将6根线(含192个电极)植入大脑并避开血管等组织,减轻大脑炎症反应。

  在“解码”大脑信号方面,“神经连接”公司也进行了新尝试。他们宣称已开发出一个能更好读取、清理和放大大脑信号的定制芯片。目前,该系统只能通过有线连接传输数据,但最终目标是创建一个无线系统。马斯克说,现在已经实现让猴子通过大脑来控制计算机,希望2020年底能在人类志愿者身上进行试验。

  脑机交互新突破,首先可能给医疗行业带来福音。实际上,侵入式脑机交互技术早已应用在医疗领域,如用深脑刺激来缓解帕金森症状、用早期实验性芯片来恢复视觉、植入人工耳蜗恢复听力等。“神经连接”创始人之一弗利普·萨贝斯说:“对神经科学家来说,往脑内植入设备来读取和写入信息不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未来,脑机交互技术能使被截肢者通过使用假肢恢复活动能力,让视觉听力障碍患者恢复视力和听觉,还可用于辅助治疗渐冻症、瘫痪等肢体无法活动的患者。美国科技界多认为,对激光矫视手术、心脏起搏器和除颤仪等侵入性医疗器械和技术,起初人们都觉得非常恐惧,但几十年后已为大众接受,脑内植入设备可能会经历类似的普及过程。

  显然,医疗用途并不是马斯克研发脑机接口技术的终极目标。这位“科技狂人”未来要通过高带宽数字接口将机器与人类大脑相接,以大脑思考的速度传输信息进而升级人类智能。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是“关乎人类文明存亡的最根本风险”,只有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帮助人类智力跟上人工智能的脚步,才能引导人工智能往好的方向发展。

  实际上,美国加州分子制造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这方面已有所斩获。该所5月在《神经科学前沿》撰文称,他们进行的一个脑机交互研究项目除了能够帮助人们“直接、即刻获取人类积累的几乎所有方面的知识”,还有其他一些潜在应用,包括改善教育、智力、娱乐、旅行和“其他互动体验”的能力。

  当然,脑机交互技术发展还面临一系列障碍,如破解复杂脑电波的障碍、多学科联动的技术障碍,以及人体试验的伦理压力等。未来,无须学习只需脑机连接就能读取大量信息和知识的科幻场景叫人遐想,但也让人陷入深深迷思:人脑是否会退化?个人数据泄露的风险有多高?“读心术”和“思想传输”能否成真?机器是否会控制人类大脑?

  对于脑机交互的未来应用,有关法律、伦理和监管的讨论也在展开。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高小榕等专家就认为,在对脑机交互技术的管控上,发展初期可参照国际通行做法按医疗器械方法管理,同时禁止将脑机交互数据联网传输,禁止远距离程控,最大化防止黑客入侵,预防潜在风险。总之,科技创新让人类走向未来,但科技突破都有其两面性,关键在于心存敬畏,趋利避害使其服务于人类永续发展的共同福祉。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