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怎么建?学科跨出去 文理融起来
【智库答问·走近新文科(下篇)】
本期嘉宾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校长 张政文
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助理、创新创业学院院长 董纪昌
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 王铭玉
哈尔滨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黑龙江省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安全智库首席专家 郝文斌
1、走向新文科,这些“拦路虎”需清除
光明智库:新文科要求打破专业壁垒,为大学探索通识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造前提。这个过程势必会有学科的交叉、重组与退出,有可能在统筹协调方面出现“梗阻”。请问“堵点”有哪些,如何从制度层面突破?
王铭玉:当前,我国新文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清除一些制约其发展的“拦路虎”。
观念壁垒需警惕。大学中,由于不同学科、研究方向之间天然存在区分,很容易形成以学科为中心的“学术堡垒”,进而滋生“同行相轻”“门户之见”等封闭性观念,使不同学科乃至同一学科不同方向之间的合作遇到困难。
组织壁垒待突破。我国大学二级学院(系)的设置通常是以单一或个别学科为基础。这些院系彼此界限分明、缺少沟通,使学科资源共享和跨学科合作面临诸多障碍。
制度壁垒待清除。从我国大学现行管理体制看,学校资源配置、人事聘任、考核评价等通常都以院系为单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加剧了学科之间的隔阂。学科是申报项目、申请经费、培养人才、授予学位的基础和依据,一些交叉研究领域由于未获得学科地位而处于边缘化境地。交叉学科研究具有研究周期长、资金投入多、阶段性成效不明显等特征,与现行的科研考核周期、个人考评标准等存在难以兼容之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从事相关研究的积极性。
郝文斌:新文科对教师多学科贯通的知识结构要求较高,而现有教师总体上学科素养相对单一,难以适应新要求;新文科强调综合性研究,与传统文科偏向基础研究之间存在差异;新文科凸显知识更新的动态性,传统文科的知识供给相对固化;新文科对教师评价更为多元,传统文科则侧重学术成果的量化评价,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需要改进。
新文科建设必须有科学系统的制度体系提供支撑。在具体制度设计上,要着眼于专业发展与学生成长意愿相结合,专业素养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尽量避免频繁的检查评估和业绩考评。要从制度上鼓励教师,尤其是让青年教师提升自我、敢于突破,力争在新文科建设上发挥生力军作用。
2、推动新科技与文科有机相融
光明智库:将新科技融入哲学、文学、史学等传统文科的教、学、研之中,不仅会带来研究方式方法的革新,也将拓宽师生的学术视野。但也有人担心,新文科会不会成为“新技术+文科”两张皮。怎样才能让两者有机相融?
张政文: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基因工程等新技术,有机融于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构建,促进多学科交叉;建设跨学科课程体系、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构建文理交叉、文医交叉、文工交叉的新文科专业体系。
改造升级传统学科。比如,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对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进行整合与升级,从多领域进行综合交叉研究,形成高校新文科建设的新格局。
董纪昌:不同于以往的文理交叉,新文科建设是将新技术趋势纳入文科的专业学习与训练。在课程设置中,应考虑增设一批文理结合的新专业,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逐渐创造新的知识体系。学校应突出学科专业的特色与优势,以提升学生认识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素养与健全人格为目标进行学科建设和专业布局。更为关键的是,建设新文科需要突破“小学科”思维,构建“大学科”视野。
郝文斌:要树立大科研观,形成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建立健全大科研、大学科和大教学“三位一体”的融入方式:融入教师的学术研究,鼓励教师深入研究前沿问题,服务并反馈教学环节;融入专业建设资源,以多元适用的专业课程为基础,做好同一学科内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
王铭玉:新文科建设需要实现“三个打通”,即人文科学内部打通,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打通,文科与理科、工科、医科等其他学科打通。具体而言,通过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设计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让理科、工科、医科等教师走上新文科讲台,向学生教授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方法和理论,使新文科始终处于“新”的状态。人文学科要与其他学科在教学理念、方法和工具等方面互相借鉴,使文科生具有其他学科的基本素养。
3、提升能力、科学考评,强化新文科教师队伍
光明智库:如何弥补当前文科师资在综合素养方面的不足?同时,如何改进教师评价体系,让广大教师既跟得上、担得起,又能放心、定心?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