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红色家书④:他最后发报“同志们,永别了!”
朗读者红色家书④:他最后发报“同志们,永别了!”
【编者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品读栏目特别策划“朗读者·红色家书”专题,挖掘时间深处的生命故事和家风传递,寻找革命者精神、意志、情感的源泉。
今日品读:李白致妻子绝笔信——《望你善自料理,并好好抚养小孩》。
1940年秋,假扮夫妻的李白与裘慧英正式结婚。
“滴滴滴嗒、滴滴滴嗒……”
急促的发报声,像钱塘江潮涌。夜,更加死寂。
电波另一头,16岁的延安接线员苏采青,心怦怦直跳。她读到一句惊心动魄的电文:“同志们,永别了!”
这一天是1948年12月30日。
李白写给夫人的最后一封信。
一封绝笔信
发报者叫李白。他的名字以及牺牲情况,延安战友是从后来一部著名电影得知的。
这部电影叫《永不消逝的电波》,李白就是主人公李侠的原型。
真实的李白,是中国无线电波之父、中共隐蔽战线十大红色特工之一、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他长期战斗在敌人心脏,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输送关键情报。
从被捕至牺牲,李白经受了30多种酷刑,坐老虎凳、灌辣椒水……被折磨得血肉模糊,依然坚不吐实。
1949年4月22日,在连续受审30多小时、上刑几十种后,他给妻子裘慧英写下最后一封信。“因路远来时请买些咸萝卜干……炒米粉亦请带些来,此外肥皂一块、热水瓶一只。”“我在这里一切自知保重,尽可放心。家里困苦,望你善自料理,并好好抚养小孩为盼。”
很难想像,性命攸关时刻的绝笔信,如此平常而琐碎。然而,正是这份举重若轻、从容淡定,体现了他“置生死于度外,视敌人于无物”的英雄气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格外让人动容。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18封亲笔书信
浏阳张坊镇板溪位于湘东边陲,是李白烈士出生地。
李白留下18封亲笔书信,大部分写给父亲,板溪故居展示着其中数封。信中毛笔字俊秀飘逸,言必称“父亲大人”,满纸恭顺和贴心,完全不像一米八几的大汉所写。
实际上,从17岁参加秋收起义后,李白与故乡渐行渐远。之后参加长征、到陕北、奉命赴上海从事地下工作……父母知之甚少,他也三缄其口,只道“男一切好”。
“隐身”“无名”,是所有隐蔽战线情报员恪守的纪律,不仅敌人不知道,许多同志不知道,连家人都要隐瞒。
李白牺牲多年后,人们在故居阁楼翻出一封信,是1943年他化名李静安写给父亲的。那时他被日本宪兵队关押大半年后刚刚出狱。信中他自称在良友糖果店当店员,将入狱称为“住院”,说“男自住院后,当时因医院阻拦不准家属接见……使大人及合家均为我担心,实感激不尽!”
因多年不归,父亲多次写信责怪他“为何不早还乡”,他无法申辩,只能温柔解释:“我们内心急于回家,绝不弱于父亲盼我们回家的心理。”直到他牺牲,老家人都不知道他从事危险工作,家书里,他总是一个热爱家庭、体贴孝顺的普通儿子。
李白生前使用的收发报机。
“电台重于生命”
长征途中,时任五军团无线电队政委的李白曾向全体队员喊出口号:“电台重于生命!”过草地时,持续高烧折磨得他体力不支,战友们要送他去治疗,他虚弱但坚定地说:“我离不开电台。”
1937年,李白奉命到上海设立秘密电台。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这座“空中情报桥梁”长期潜伏敌后,为中央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为了掩护电台,李白在上海居无定所,先后6次搬家,时而化身糖果商人,时而化身福声无线电公司职员。
上海黄渡路一个低矮小阁楼里,隐藏着李白秘密电台的发报间,身材高大的他,每天弓身在逼仄的阁楼间,向延安发送情报。
这个小阁楼,是李白最后居住过的地方。
李白的儿子李恒胜重读父亲家书百感交集。资料图
“我是谁,已经不重要”
被捕那夜,他完全可以撤退。但在生命与情报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正是凭着这封用生命发送的电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逐渐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
中国观察
国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