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暂未实施垃圾分类的地区 80.9%受访者期待实施垃圾分类
在暂未实施垃圾分类的地区 80.9%受访者期待实施垃圾分类 七成受访者认为落实垃圾分类能提高居住幸福感
学会并进行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上海是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城市,本月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开始施行。据住建部相关司局负责人介绍,垃圾分类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年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1.3%的受访者在学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70.2%的受访者认为落实垃圾分类能减少“垃圾围城”现象,提高居住幸福感。在暂未实施垃圾分类的地区,80.9%的受访者对实施垃圾分类表示期待。70.7%的受访者建议完善垃圾分类项目及配套设施建设。
受访者中,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占43.4%,二线城市的占39.3%,三四线城市的占15.1%,城镇或县城的占1.8%,农村的占0.4%。00后占1.4%,90后占28.4%,80后占50.8%,70后占14.4%,60后占3.9%。
70.2%受访者认为落实好垃圾分类能提高居住幸福感
上海复旦大学在读研究生张冉(化名)告诉记者,她身边的同学对于垃圾分类都很有兴趣。“垃圾分类在校园里引起很多人关注,成为一种潮流。我们宿舍楼里也有很多分类垃圾桶”。
23岁的章嘉(化名)是上海某私企职员,最近他给家里新添了好几个垃圾桶,也准备了可降解的垃圾袋。他居住的小区内,垃圾桶都撤了,设置了垃圾站,“大家可以在早上7点至9点以及晚上7点至9点去垃圾站倒垃圾。我都是尽量先在家分好了类再去扔垃圾”。
年近70岁的杨阿姨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她介绍,年初居委会发了垃圾分类的简易指导手册,还送了环保垃圾袋,“我能基本准确给垃圾分类,对厨房里的垃圾,我会分装到两三种垃圾桶里,但我老伴经常忘记分类”。
很多人在积极响应垃圾分类号召,调查显示,71.3%的受访者在学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48.9%的受访者会积极参加相关宣传活动,38.4%的受访者已经购买了分类垃圾桶。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吕斌表示,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最关键的是大家要意识到它的可行性、必要性,行动起来。“我们还需要在各个方面全面普及垃圾分类,不管是在职场上、机关里还是学校里,都要对垃圾分类做深入地宣传。尤其在学校,要培养孩子们的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
张冉认为垃圾分类一旦落实到位,能够带来数不尽的好处,包括环境美化、低碳可持续、环保节能等。“就生活环境而言,自从实施垃圾分类,宿舍楼下公共垃圾桶的垃圾量明显少于从前,有异味的垃圾数量也大大减少。现在我和同学每天都在有意识地降低垃圾的制造量,宿舍的公共空间更加整洁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垃圾分类知识,感觉自己跟上潮流了”。
调查中,70.2%的受访者认为落实好垃圾分类能减少“垃圾围城”现象,提高居住幸福感,67.9%的受访者认为能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国民素质,64.5%的受访者认为可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资源循环利用,56.3%的受访者表示可提高垃圾处理率,减少垃圾占地。
在暂未实施垃圾分类的地区,80.9%受访者对实施垃圾分类表示期待
张冉认为,在此次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措施出台之前,垃圾分类落实不到位,居民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垃圾处理习惯,基本都是怎么方便怎么来,环保意识差,导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效率低,也造成了资源浪费。
北京某高校大三学生刘歆颖认为,垃圾分类不到位给居民的生活环境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垃圾桶附近的卫生状况经常很糟糕,散发着阵阵恶臭。这也不利于调动大家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垃圾回收站工作人员会因垃圾分类不到位在二次分拣中接触有害垃圾而影响身体健康,比如皮肤溃烂等”。
调查中,71.7%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不到位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及资源消耗,65.4%的受访者认为这会导致环境污染加重。
“我期待北京能够尽快落实垃圾分类。”刘歆颖认为,垃圾分类的推进代表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现在国家在大力倡导绿色发展,垃圾分类是必然趋势”。
“知道上海要落实垃圾分类后,我特别支持,这有利于形成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张冉说。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20.1%的人生活所在地已经实施垃圾分类。在暂未实施垃圾分类的地区,80.9%的受访者对实施垃圾分类表示期待,其中49.1%的受访者非常期待。
中国观察
国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