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的“棚菜人生”
和蔬菜“说话”的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的“棚菜人生”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 题:和蔬菜“说话”的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的“棚菜人生”
新华社记者
2016年冬天,在中国的最北端、北纬53度的漠河,一座日光温室拔地而起。
向北,再向北……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原副校长李天来发明的日光温室技术不断挑战着蔬菜冬季种植的纬度、温度极限。
全国18个省份、累计上千万亩——这是以李天来日光温室技术为蓝本所种植的大棚蔬菜总面积。
择一事,惠众生。今年64岁的李天来,经年累月把论文写在他扎根的田间地头。只要往育苗床和田垄上一蹲,他眼里除了蔬菜什么都顾不得,仿佛成了一尊塑像。
有着30多年党龄的李天来,始终自称“农民的儿子”,他多年坚守的“温室梦”,让北方生长的果蔬突破“靠天吃饭”的“千年魔咒”,也为北方农民铺就了一条致富路。
学习“和蔬菜说话” 终结北方冬季“无菜”历史
1985年,日本山形县。
当时还是沈阳农业大学助教的李天来赴日本山形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园艺,师从斋藤隆教授。到山形大学的第一天,斋藤教授就送给他一套蔬菜专著,并在扉页写上了“蔬菜是不会说话的,你要学到能和蔬菜说话”。
在山形大学学习几年后,日本筑波大学铃木芳夫教授主动邀请他,去筑波大学深造。
“铃木老师,我准备回国了。”1988年,接到学校“回归”的召唤,李天来几乎没有犹豫,立即向老师辞行。
20世纪80年代前,受气候条件所限,中国北方秋冬季菜品单一,基本是白菜、土豆、萝卜“老三样”,偶尔的蒜薹、干豆角、洋葱头、胡萝卜都是过年才有的稀罕物。
能否改变这一局面?李天来迫切想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祖国的广袤土地上,让老百姓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菜。
在从事教学工作之余,李天来跟随沈阳农业大学张振武教授,一心搞起设施蔬菜栽培研究。
北方种菜,关键在过冬;蔬菜过冬,关键在于温室大棚的应用。
李天来调查发现,日本和欧洲国家大多是利用温室技术,实现了蔬菜周年供应。但当时,温室技术似乎在我国北方“水土不服”——
此前,荷兰等国的温室技术已引入北方,以燃煤烧水加温实现温控。可李天来发现,东北冬天动辄零下二三十摄氏度,滴水成冰,燃煤加温法不仅花费多,污染还重。“一亩地,在辽宁一冬天需要80吨煤,在哈尔滨就要100吨,根本烧不起。”
李天来和团队也探讨过用温泉水加温的方案,但终因成本过高而放弃。
“蔬菜是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不能成为奢侈品。”推广节能、经济的温室技术,让农民们用得上、用得起、用得住,成为李天来团队的攻关重点。
太阳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几经研究之后,李天来瞄准了“免费能源”太阳能,希望通过对采光、保温、蓄热“三要素”的精准设计和测算,实现在低温弱光下种好大棚菜。
日光温室看似简单,设计起来却异常“精密”:棚高、屋面角、墙体厚度……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采光、蓄热和保温效果。李天来和团队一次次地设计、建棚、检测、修订,寻求着日光温室的“最优方案”。
温室保温比这一数据是攻关难点之一。如果大棚覆盖的面积过大、放热面积相应增大,保温比就小,冬季保温效果就不好,因此日光温室既要将后坡和后墙做成具有地面一样的保温性能,还要使大棚后坡长度适当,保证夏至日光照到后部角落的农作物。
1988年冬天,北纬40.85度、东经122.75度,辽宁海城。
日光温室里的黄瓜苗长势喜人。李天来“和蔬菜说话”的本事大大地进了一步:根据对个体蔬菜种植时光照、温度、环境、营养等的掌握,可以判断出不同成长天数的果实大小和采收期。
不久之后,第一代节能型日光温室在辽宁海城问世,李天来跟随导师张振武教授进行的“北方冬淡季鲜细菜生产技术开发研究”也顺利完成。这一成果获得国家星火科技奖二等奖,也是我国日光温室技术取得的一个重要突破。
至此,辽宁海城以南地区在不加温情况下,实现了蔬菜周年生产,结束了中国北方冬季“无菜”的历史。
一路向北“进军” 帮助北方蔬菜“生命线”突破极限
李天来的目光开始聚焦在海城以北的广袤大地上——突破北方蔬菜“生命线”的极限。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