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走近文明圣地的不尽“秘密”
中新网杭州7月7日电(张斌)随着位于杭州市郊西北部的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7日,以遗产价值阐释和遗址体验相结合为设计初衷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下称遗址公园)面向公众有限开园。
遗址公园再现了良渚都城水草丰美、河网密布的水乡泽国风貌,参观者可在此“穿越时空”,在科技体验、模拟场景帮助下感受尘封千年的良渚往事,亦可见证在此持续开展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在考古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中,走近这一文明圣地的不尽“秘密”。
水草丰茂、河网密布的遗址公园。 张斌 摄
都城遗韵:占地广阔 水草丰美
游览遗址公园,观光车是无法离开的交通工具——遗址公园规划总面积达14.33平方公里,当下开放的城址区面积3.66平方公里,超过17个国家体育场(鸟巢)大小。
遗址公园负责人王刚介绍,城址区是良渚古城遗址核心部分,设置城门与城墙、河道与作坊、莫角山宫殿、反山王陵等十大片区。“在考古研究基础上,遗址公园建设时以遗址本体保护为主,通过深挖遗址文化内涵,系统梳理遗址区内环境,大量运用绿植标识遗址本体,希望着力恢复良渚时期的古地貌环境。”
遗址公园访客中心,游客体验良渚文化。 张斌 摄
乘车穿行于遗址公园,放眼望去,林木繁茂的地形起伏不定,植满三叶草“标识”的城门、城墙仍能窥见当年气势;模拟复原的良渚古建掩映从中,与稻田一起,分布河网两侧;白鹭或三两成群挺立田间,或低空掠过眼帘……徐徐风中,一幅水乡泽国风貌骤然眼前。
“良渚古城遗址所展现的‘水城’规划格局与营造技术,反映了人们在湿地环境中创造的城市和建筑特色景观。”杭州良渚遗址管委会文物与遗产管理局副局长孙海波说。
遗址公园访客中心,游客体验良渚文化。 张斌 摄
回到“过去”:体验“古今技术”
遗址公园里,供参观者进行体验的场景并不鲜见。
在访客中心,一款名为“5G+AR(增强现实)魔镜”设备可通过红外深感摄像头识别人体姿态,为“魔镜”前的人穿上良渚国王或王后的服饰及玉饰;通过“5G+MR(混合现实)”设备,参观者可通过手势交互,观察甚至“接触”立体化的部分珍贵文物。
遗址公园居址作坊展示区,游客正在体验制作玉器。 张斌 摄
在河道与作坊区域,园方根据考古发现复原作坊区繁荣的生产场景,通过人物雕塑,展示加工玉器、漆器、石器的各工序。参观者还可学习良渚先民,“加工”制作玉鸟、玉壁、漆器等。
遗址公园展示的良渚古城城门与城墙。 张斌 摄
“这是对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展示利用的探索创新,能够让良渚古城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不断传承永续。”王刚说。
文明圣地的不尽“秘密”
被誉为文明圣地的良渚古城遗址,如今仍有待解之谜。
以良渚文明的一大重要特征——玉器为例,在被认为葬有良渚国王及王后的反山王陵,出土的1200余件(组)珍贵文物中,玉器占90%以上,其中代表性玉器“玉琮”的神徽需经数倍放大方能看清其纹路。
原址模拟呈现的良渚古城遗址反山王陵12号墓。 张斌 摄
下一篇:黄土画派代表人物刘文西逝世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