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送炭排忧解难保驾护航 金融为一带一路快车“加油”
雪中送炭、排忧解难、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王俊岭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现代经济中,金融扮演着配置要素资源的关键角色。“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及时有效的资金融通对于加快具体项目落地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以国家开发银行、丝路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助力“一带一路”互利共赢。
让“钱”不再是瓶颈
——国家开发银行为600余个“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融资超过1900亿美元
“中国将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资金支持,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预计约3000亿元人民币。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将分别提供2500亿元和13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产能、金融合作。”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宣布了中国金融支持“一带一路”的最新举措。
两年时间过去了,这些举措正在转化成扎扎实实的成果。
据国家开发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79项成果清单中涉及国家开发银行的具体成果有25项,目前已经全部落实。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在首届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宣布的“25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中,国家开发银行已完成合同签约近2607亿元等值人民币,支持了一批基础设施、产能合作和金融合作领域项目,将进一步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惠及民生和就业,夯实合作国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并带动中国装备制造、工程施工和资本“走出去”,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截至2018年末,国家开发银行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国际业务余额1059亿美元,累计为600余个“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融资超过1900亿美元。
资金到位,项目加速。国家开发银行支持的斯里兰卡科伦坡南港码头建设,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将分别为当地创造3000和7000个就业岗位,预计特许经营期内将为当地带来18亿美元税收;为印尼青山工业园产业链发展提供融资支持,助力印尼不锈钢产量从零跃升至全球第二,并为当地创造了1.1万个就业岗位。
贷款之外,同样促进“一带一路”项目落地的,还有投资撬动。
以丝路基金在俄罗斯投资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一体化项目为例,项目除对当地税收和国际收支做出突出贡献外,其配套的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带动濒北冰洋地区的整体开发,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丝路基金的资金支持保障了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并实现提前投产,帮助俄罗斯能源开发规划顺利实施,为亚太地区提供了优质的清洁能源供应,创造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在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项目中,丝路基金则采取“建设—运营—移交”(BOT)模式,主要由私人投资者投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减轻政府的直接财政负担,建成运营30年期满后,当地政府还可以无偿获得项目的经营和管理权。丝路基金则通过投资入股三峡南亚公司和参与银团贷款,为项目提供权益资金和贷款资金的双重支持。项目的长期可持续,也将为丝路基金带来稳定的回报。
携手打造资金链
——中国建设银行共与59个“一带一路”国家的500余家银行建立代理行关系
中国金融机构在利用自身经验与优势为“一带一路”项目加速的同时,与相关国家金融机构的合作也不断加深,形成了“中国金融带动世界金融服务一带一路”的格局。
中国建设银行与“一带一路”相关的俄罗斯、印度、哈萨克斯坦、蒙古、越南等毗邻国家的银行在国际结算、贸易融资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通过开立本外币边贸结算账户,积极拓展边境贸易合作,不断提升机构间金融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中国建设银行共与59个“一带一路”国家的500余家银行建立代理行关系,构建了与“一带一路”建设需要高度契合的代理行网络,金融服务能够全面辐射到“一带一路”规划区域。不仅如此,中国建设银行还与法国兴业银行、渣打银行、德意志银行等世界一流银行在跨境并购、项目融资、银团筹组等领域开展合作;与亚投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多边机构建立日常业务联系,与世界银行下属担保机构MIGA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