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区建设一周年扫描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 题: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海南自贸区建设一周年扫描
新华社记者侯雪静
潮起海之南,逐浪率先行。
在党中央宣布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一周年来,政策落地怎么样,呈现哪些新亮点,未来打算怎么干?
中国记协日前组织“增强四力 提高本领”中央媒体海南行主题采访活动,来自近40家中央媒体的记者、编辑深入调研海南自贸区建设一周年进展情况。
坚守红色底线:用大数据解决发展痛点
坚守底线才能擘画长远。
海南自贸区建设率先瞄准发展中的痛点,用大数据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用硬核技术改善生活投资软环境。
担心吃海鲜被宰怎么办?春节自驾如何安排出行不堵车?这些以前游客的“痛点”如今都可以通过“12345”热线电话解决,这背后是海南的“智慧大脑”在运行。
在海南大数据中心,“旅游市场监管平台”让“管好一条鱼、半斤虾”成为可能,系统联网了辖区内商户电子秤,一旦价格超过政府的指导价,大屏幕便会飘红提示,并定位生成商户信息,执法人员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不仅是游客,居民安全感也在不断增强,通过“椰岛市民云”一站式手机公共服务平台,查菜价、找公厕、预约挂号、查违章……市民可以享受从出生到养老全流程城市服务。
良好生态是海南宝贵资源,如何在发展中守住生态红线?依托航天发射中心,文昌应用卫星遥感大数据,可以清楚看到每一片森林、河流、海洋和陆地,哪里有河流排污,哪里有非法采砂采矿一目了然,让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无处遁形。
这些服务的背后是大数据和超算技术的支撑,“今年‘文昌超算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将为更多大数据产品的开发提供可能,今后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城市治理提供更为精细、精准、高效的服务。”海南现代科技集团董事长助理邓拓晶说。
舒适,如今不仅体现在海南的气候上,也体现在高效的营商环境和市政服务上,这不仅吸引了投资者,也吸引了消费者。三亚国际免税城销售部总监张晓芹说:“今年一季度销售额提升了约30%,一线国际品牌的全球优秀店员也产生在三亚免税店,我们将提升服务打造国际消费中心。”
推动绿色发展:环境增绿 审批便捷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位于琼海市博鳌镇南的沙美村是自贸区建设以来的乡村振兴典范。2018年4月“开村”以来,游客已达80万,收入200万元,很多来博鳌开会旅游的人都会慕名而来。
如今吃上旅游饭的村民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人开始慢慢回流。沙美村村民陈学雄是村里的电瓶车司机、治安巡逻员,他说以前觉得外面好,现在觉得家里好,以前好生态不知道珍惜,现在知道绿水青山就是宝。
“有污染的企业我们招商引资一概不引进。”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委书记鞠磊说,要把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
绿色还体现在行政审批上,为了吸引更多企业进驻海南,以三亚为例,去年底出台了优化审批服务20条,将企业开办时间简化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推行“一枚共享章”制度,企业注册登记、项目审批效率得到提升,去年新增企业9480家,增长42%。
一批企业如雨后春笋。据海口复兴城互联网创新创业园副总经理马亮介绍,国际离岸创新大厦旨在打造成为总部企业集聚区和国际离岸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并且已经先后引进阿里巴巴、蚂蚁金服、普华永道、今日头条、凤凰金融等企业的总部,逐步形成产业集群生态链,为大厦的业务发展开了一个好头。
打造蓝色引擎:科技引领 深入开放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需要硬实力。
海南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资源为海洋科技研发提供了辽阔的平台。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首席顾问刘心成说,中央宣布建设自贸区后,我们仅用6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中科院“深海/深渊智能技术及海底原位科学实验站”A类先导专项立项工作。“项目计划投入经费10亿元,预期将产生不少于50项深海科技核心关键技术。”
百姓对海洋的探索率先一步,游艇开始从高端人群走向大众。
今年除夕,2019年第一条琼港澳自由行游艇抵达鸿洲游艇码头。2019年春节期间,从鸿洲码头出航约2220艘次,接待量同比增长38.15%。“海南省正推进‘特殊进口商品目录清单’出台,有望推出自贸港游艇租赁、贸易及维修等更多利好政策。”三亚市口岸办公室主任左正说。
先试先行的企业率先享受红利。
下一篇:中非关系与“一带一路”建设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