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首借超强“外脑”推动人大监督提质增效

2019-04-02 03:33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首借超强“外脑”推动人大监督提质增效 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 □ 本报记者 王斗斗 8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专门为人大监督工作“出山”了。 “因为年纪大

  首借超强“外脑”推动人大监督提质增效
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

  □ 本报记者  王斗斗

  8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专门为人大监督工作“出山”了。

  “因为年纪大,我现在很少参加实际工作,对于全国水污染防治形势及存在问题,没有非常全面深入的了解。”钱易言语谦和,“我只能根据自己得到的一些信息和有限的知识,谈几点想法和建议。”

 

  钱易是水污染防治资深专家,也是十届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在发言中,她特别提到水体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质:“很多新兴污染物,如药品与个人护理用品等,具有较高生物活性和毒性,目前水环境标准中,却没有这些指标,建议在执法检查时要加以注意。”

  3月25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专家评估座谈会。会上,包括钱易在内的8位专家,从各自专业角度就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作了发言。

  就在同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正式启动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

  执法检查组由栗战书委员长担任组长,王晨、沈跃跃、丁仲礼3位副委员长,杨振武秘书长和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高虎城担任副组长,4月至6月,分成4个检查组,分别赴河北、江苏、安徽、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8个省份实地检查。

  监督工作重中之重

  生态环境好不好,老百姓最直观的,就是空气和水。

  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挥监督利剑作用,用法治的力量,解百姓心肺之患——

  专门加开一次会议,听取审议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涉及22家企业的38个问题点名曝光;

  推动全国31个省级人大常委会全部完成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制定修改工作;

  各地各部门全面清理生态环保方面规范性文件,地方人大常委会修改514件、废止83件地方性法规。

  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把检查重点瞄准水污染防治法,以法律的武器,推动打好碧水保卫战。

  早在3月10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窦树华就曾透露过这一检查内容。

  “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继续把依法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今年监督工作的重点,推动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制度有效实施。”窦树华说,今年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开展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

  现行水污染防治法于1984年制定,经过1996年、2008年和2017年三次修订。这次执法检查,既是对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施行一年来的情况首次开展检查,也是对落实党中央关于水环境治理重大决策部署的一次检验。

  高虎城介绍说,此次执法检查将重点检查饮用水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落实情况,水污染防治标准、规划和监督管理制度落实情况,重点流域、重点湖泊、重点领域水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以及法律责任落实情况等。

  谈及最多的两个字

  “新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要求,地方可根据具体经济、技术条件,制定重要江河、湖泊的水环境质量标准,但在具体实施中,大部分地方并未因地制宜制定流域性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说。

  “制定水环境标准是进行水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我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虽然规定了24个水质目标,但常用的指标却少得多。”钱易说。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包含对水源地环境质量和一般水体功能的保护,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多处不协调,容易导致保护目标的交叉和不一致。”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说。

  在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专家评估座谈会上,“标准”二字,被专家们反复提及。

  有言道,“得标准者得天下”,中国工程院院士彭永臻直言,标准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砝码。他建议,要抓紧完善改进标准,更加注意排放标准的评估和论证,从根本上控制水环境污染。

  专家们认为,现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全国统一的指标及其限值,可能导致“过保护”和“欠保护”问题,各地应因地制宜加强区域性、流域性、差异性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工作。

  除了标准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更关注黑臭水体治理。作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的专家,他坦言:“黑臭在水里,关键在岸上。”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