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企业与跨国企业在张江如何“两情相悦”?
张江跨国企业联合孵化平台
东方网记者解敏5月23日报道: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五年来,各具特色的科创承载区不断释放热情与潜力,科创特色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的路径和模式不断升级,有梯度、差异化的产业布局逐渐显现。“今天的上海已经形成了‘一个核心区,N个承载区’的布局:核心区建立高精尖基础设施与科研机构,承载区也逐渐成为上海创新发展的增长极。”
张江:孵化平台为初创企业与跨挂企业“做嫁衣”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全世界科技创新型人才与众多跨国企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而在这里,刚刚站稳脚跟的创业者如何与跨国公司牵手,张江跨国企业联合孵化平台为他们搭建了一座鹊桥——让创业者有机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张江跨国企业联合孵化平台,以2300平米的核心区域链接了张江87家科技企业孵化器、60万方的科创空间、3万名创新创业人员,直接撬动40亿的孵化投资基金。在正式运营的2年间,平均每年筛选1.5万个项目,累计孵化服务65个科创项目,助力张江成为了国际品牌孵化器的集聚区。
平台创始人吴家翔说,平台运营需要直面解决企业痛点。在张江,初创企业大多拥有核心技术或新技术,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有效理解和快速的市场化能力。伴随着企业不断发展,他们对于空间、资金、人才、管理等创新创业资源出现了更大规模的需求。与此同时,跨国企业将大量的研发投入到衍生大量的溢出技术中,90%以上被束之高阁,不能得到转化。他们面临着被创新技术颠覆的挑战,需要拓展生态链,巩固自身的竞争力,他们希望通过与外部可信机构的合作,以技术赋能、资源共享、市场对接来开展与中国的共创。而张江的本土企业则面临技术创新、转型升级的挑战,不仅需要大规模的研发投入,也需要有足够专业的创新技术支撑,通过与新技术的融合,迸发新动能。
今年,孵化平台通过与IBM进行深度合作,运用本土渠道与市场等资源,共同打造了人工智能混合云平台(Alpha Zone),实现了国内企业能够以极低的价格起步于高位阶人工智能研发的需求。初创企业砼车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是由传统行业隐形冠军自主投资3000万元打造的混凝土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依托IBM助力的人工智能技术平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混凝土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痛点,企业从混凝土物流和人工智能技术切入,并逐步引入其他如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推动实现了混凝土产业的供应链金融发展。
平台与德国博世集团联合孵化的青少年科创教育项目——钛创星,针对STEAM科技创新教育市场,目标成为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新一代独角兽。德国博世集团花费了200余万元为该项目做了详细的市场调研与定位,并提供了博世集团核心的人工智能和汽车无人驾驶技术。钛创星搭建了“结构+电子+编程”的课程体系,研制了按年龄年级分类的课程体系及丰富的资源支持。其产品体系已在上海及周边近60余所中小学开展了STEAM课程和创客教育活动。
吴家翔说,这个平台的主要职责就是助推中国创新创业企业“走出去”,吸引国际优秀创新团队“走进来”。平台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摸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孵化模式。通过把不同类型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结合起来,可以孵化出更加有创新力、更加适合市场的一些产品,也能吸引到更多优秀的科技人才一起来进行不断的创新,产生更好的火花。
第一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办地——徐汇滨江
西岸:打造人工智能创新浓度和经济密度最高的区域
与浦东呼应,在黄浦江的另一边,与世博后滩、浦东前滩隔江相望,岸线长度11.4公里、区域面积约9.4平方公里的区域——“西岸”。曾几何时,这里是聚集“铁、煤、砂、油”的大工业厂区和封闭的传统工业岸线,2008年以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为契机,遵循“规划引领、文化先导、生态优先、科创主导”的发展理念,经过十年开发,已经建设成为上海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国际创新创意产业群。
2017年,上海提出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之后发布了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22条”,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工智能重点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成为新增长点。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成功举办,令“西岸”汇聚了世界目光。随着大会的溢出效应不断显现,徐汇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一批标杆企业在这里集聚,全市403家重点人工智能企业中有1/4在徐汇,既有腾讯、网易、小米等互联网巨头,微软、亚马逊AWS、安谋(ARM)等国际领军企业,也有商汤科技、依图科技、联影智能等独角兽企业。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