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互联网推动“指尖公益”

2019-05-17 11:55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深圳商报讯】(记者 陈姝)互联网技术带动了“指尖公益”的普及。在昨日广州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上,来自各界的公益领袖表示,应通过倡导“理性公益、科技

【深圳商报讯】(记者 陈姝)互联网技术带动了“指尖公益”的普及。在昨日广州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上,来自各界的公益领袖表示,应通过倡导“理性公益、科技向善”,让公益机构与用户建立起更稳定的信任桥梁。峰会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各慈善组织共同举办,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广东省副省长张虎出席峰会。

詹成付表示,“互联网+公益慈善”日益融合,形成了鲜活的“中国样本”,并不断走向世界。互联网上开展的公益慈善项目80%以上服务于扶贫济困,80%以上服务于基层群众。张虎指出,广东慈善事业欣欣向荣,互联网公益蓬勃发展,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字化以及智能化技术,已经把我们推上一个新时代的起跑线,但我们面临的不是一场百米跑,而是一场马拉松,‘理性公益,科技向善’是这场马拉松的指路牌”,腾讯主要创始人、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理事长陈一丹说。腾讯2007年成立互联网行业第一家公益基金会,截至2019年4月底,在腾讯公益上已有超过2.2亿人次捐出善款近53亿元,为超过1万家社会组织的5万多个公益项目贡献力量。

互联网激发了上亿人的公益激情,如何把一时激情升华为持久理性?陈一丹强调“数字时代公益发展需要理性”。他说,真正的理性公益需要在思考和平台做好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引导捐赠者抛弃施舍心态,在有限的现实条件与道德要求间找到平衡,让人们理解与尊重公益事业的发展规律和逻辑,让善意结出善果。

过去10年,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力量带动了“指尖公益”的普及,但公益生态的成熟度与专业度仍有待提升,个别公益因项目信息失真或过度夸大而导致的信任“黑匣子”事件,破坏了用户的信任。中国公益行业该如何进一步拥抱科技大潮?公益机构要怎样与用户建立起更稳定的信任桥梁?为此,各互联网公募平台尝试了区块链、“冷静器”、财务披露组件等一系列创新。如2018年,腾讯公益推出“冷静器”产品,用户在腾讯公益平台上捐款时,会强制跳出提示页面,引导用户详细了解项目情况后再做捐款决策。“冷静器”上线后一年内,人均募捐额、平均单笔捐赠额均有明显上涨。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