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区块链人才之困:泡沫褪去 供需双方何去何从

2019-05-12 16:20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来源:人民创投区块链nbsp;从一夜爆红到黄沙吹尽,区块链人才市场也随着行业热度浮浮沉沉。百万年薪虚位以待的场

  从一夜爆红到黄沙吹尽,区块链人才市场也随着行业热度浮浮沉沉。百万年薪虚位以待的场景早已不再,区块链人才的高薪“蓝海”在行业降温时现出原形,无论是求职者,还是招聘者都在渐渐回归理性。

  “伪蓝海”的诞生与消亡

  风口之上的区块链,曾让投资者和创业者趋之若鹜。据链塔智库和拉勾网共同发布的《2018年中国区块链人才现状白皮书》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区块链相关人才的招聘需求已经达到2017年同期的9.7倍,发布区块链相关岗位的公司同比增长4.6倍。行业的爆发式增长没有留给人才市场缓和的空间,区块链技术人才供需比一度达到0.15比1,区块链行业被很多人认为是就业市场的新蓝海。

  然而烈火烹油的繁荣去之匆匆,“币圈”遭遇雪崩,“链圈”也难以幸免。根据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2019春招旺季人才趋势报告》,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资本的退潮让造血能力不足的区块链陷入困境,大批企业资金链断裂,人才需求快速下降,从业者的离职人数也急剧上升。2019年春招旺季,区块链人才流动率(流入人才数/流出人才数)仅为0.70,甚至排在共享经济之后。猎聘和互链脉搏发布的《2019年中国区块链行业人才供需研究报告》也佐证了这样的观点,2018年第三季度区块链人才增幅环比下滑8.6%,而这个数字到第四季度已经变为惊人的44.69%。

  类似的现象我们已经见过很多次,从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到2016年VR的虚假繁荣,都如出一辙。

  “区块链人才某种程度上是伪需求,因为任何一项理性的技术发展都有其规律,前一两年的人才需求膨胀更多是‘币圈’的需求,不是对真正的区块链人才的需求。”上海区块链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区块链研究院院长马小峰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人看到非理性的币价上涨而扑向‘区块链’,大多数从事着与区块链技术毫不相干的社区运营、营销等外围工作。等到币市不景气,他们跳出币圈,但因为他们自身知识结构的问题,想要在真正的区块链技术公司求职是非常困难的。另外,区块链处于发展早期,真正落地的公司非常少,人才需求并不像此前媒体宣传的那么大。”

  求职者、招聘者趋向冷静笃定

  在后泡沫时期,无论是区块链的求职者还是从业者,都在学着保持一份审慎的眼光。据《2019年中国区块链行业人才供需研究报告》,求职者更懂得识别“画饼充饥”的套路,谨慎衡量“百万年薪”“期权激励”的风险,看重企业背景实力和行业发展前景。

  即将从国内TOP2高校计算机系硕士毕业的林羽表示,尽管身边有朋友从事区块链资讯工作,他也经常关注区块链新闻,但他对区块链不确定的行业未来表示担忧,“自己从前并没有事过区块链,转入成本不算低,回头万一要转出到别的行业也不知道容不容易”。

  在滴滴从事过一年多研发的陆平2018年年中辞职开始自学区块链,目前正在寻找区块链开发工作,仅联系了几家公司。他坦言,行业热度下滑,工作比较难找,但他仍坚信区块链之后可以发挥巨大社会价值,“我愿意为它付出”。

  与人才的渐趋冷静和笃定相对应,多数企业在资本的寒冬中也在谋求转型乃至退场,薪资水平会更加保守,对人才招聘也更加理性。

  “现在不好招”,正在招聘区块链人才的宏链科技表示,“表面简历都说得挺好的,考察了以后发现他们实际能力不行,但是要求的工资还特别高。”

  区块链创企芯际科技的CEO戴卫国对人民创投区块链也表示,“我们会谨慎的筛选候选人,自身工作经验与岗位需求的匹配程度以及对于行业的认知都需要反复沟通确认。”

  技术应用驱动 “真需求”理性增长

  另一方面,随着区块链应用逐步落地,对区块链人才的需求正在理性地增长。

  中国电子学会2018年11月发布的《区块链技术人才培养标准》指出,区块链本身作为架构性创新技术,涉及计算机技术、P2P网络、密码学、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多种技术的集成创新,区块链人才应当有各个领域的知识储备。

  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蔡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注册在册的狭义的区块链企业,名称里有区块链的已经达到1.6万多家,但从事区块链技术开发的高端人才可能还没有1.6万个。”

  可喜的是,这样的状况正在逐渐改变。“在人才市场上,越来越多技术人才开始关注区块链,理解区块链技术,并投身于区块链业务。我们希望更多有相关经验和对区块链感兴趣的人才能加入我们,我们也会持续加大对人才的投资。”蚂蚁区块链市场负责人王盛泽在接受人民创投区块链采访时说。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