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集团副总裁Aurora出席“一带一路”论坛演讲
4月22日,世界金融论坛春季主题论坛暨“一带一路” 北京合作论坛召开,ZB集团副总裁Aurora出席圆桌论坛,参与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发展趋势与“一带一路”跨国产融合作创新交流。
会上,Aurora发表关于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主题分享,并与人民银行金融信息化研究所副所长习辉、北航苏州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实验室副主任邱望洁、北斗区块链首席科学家李立中、世纪互联集团副总裁沈寓实、太一云科技副总裁甘国华等业界专家进行观点互动分享。
ZB集团副总裁Aurora和大会主办方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执行长、
世界金融论坛联合发起人Marc Uzan合影
以下为Aurora 在“一带一路”北京合作论坛发言内容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企业家、各位嘉宾,大家好:
感谢主办方的邀请!我先简单介绍下我自己以及所在机构。投资背景的我于2016年创立了Crypto Capital (加密资本), 这是一支聚焦区块链的数字货币投资基金,通过对于行业头部项目的投资和布局,于2018年6月完全退出,并获得了6倍的回报。我同时也是ZB集团的副总裁,ZB集团成立于2011年,是全球最早进入区块链及数字货币行业的头部企业,主要业务包括交易平台集群,公链,去中心化应用,钱包等等。ZB集团目前在美国,加拿大,韩国,新加坡,香港,瑞士和迪拜都设有运营中心。
今天咱们的主题论坛设计得非常好,ABCD- A(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 B (Blockchain 区块链),C (Cloud Computing 云计算), D (Data/Big Data 大数据),这四大技术为代表的工业4.0将不断探索改进“一带一路”跨国产融合作创新,并且这四大技术之间也有许多交叉和融合。鉴于我司的业务聚焦,今天我主要谈谈区块链技术在“一带一路”业务领域中应用。
据深交所发布的信息显示,中国有数百家上市公司以不同方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我国产品出口规模、工程建设规模都是超千亿元大关。“一带一路”正在快速发展,规模的扩大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货币风险、信用系统局限性、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这些问题会一定程度上制约“一带一路”发展的步伐,而区块链的应用,可以助力解决“一带一路”的这些难题。在金融互联互通、企业“走出去”等领域应用区块链技术,也有助促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及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金融等领域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区块链”技术拥有去中心化、方便快捷、高安全性、记账速度快、成本较低、互相监察验证和资料公开透明等优点。区块链的功用犹如一本庞大的分类账,自动记录每笔新交易并将交易数据形成“区块”入账,储存在互联互通、共享的全球网络系统中,且让交易无法被任意篡改。
例如,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试用“区块链”技术来处理私人证券市场的股票交易;花旗集团、日本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瑞士联合银行和德意志银行等二十家全球大型金融机构,也将应用“区块链”技术,打造快捷便利、成本低廉的交易作业的新一代系统,希望藉此构建新国际金融交易体系的主导权。在金融领域之外,“区块链”技术也开始应用在知识产权保护、律师公证、个人资料储存和网络游戏等领域。
区块链技术在“一带一路”中的应用方向,我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最为突出:
1、打造全新信用系统:可以考虑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一些拟出售的农业、能源、资源等被投资者的资料数字化,通过“区块链”技术一方面把相关讯息广泛地、迅速地向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全球投资者传播,供潜在的投资者参考。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区块链”技术高安全性、互相监察验证和公开透明等的优势作信用背书,可以增强投资者和被投资者的互信基础,方便投资者作出投资选择及签订具有信用背书的合同,而无须担心遭遇欺诈问题。
2、资产数字化:在“一带一路”业务领域,跨境电商的潜力不可估量。可以将这些国家拟出售的能源,或者包括农产品和其他资源,以及中国的过剩产能都数字化,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交易平台,将这些贸易需求公布给全球潜在投资者。区块链技术的全民审查验证、不可篡改和公开透明等特性为潜在贸易提供了信用背书,能够增强贸易和投资双方的信任基础,减少欺诈风险。同时,区块链上的点对点交易,也减少了跨境贸易和投资所需要的交易和营销成本,提高了便捷性。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