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披露收官在即 深交所85份问询拷问信披真实性
2018年年报披露接近尾声,多数公司已经完成定期报告的信披。据不完全统计,深市2159家上市公司中,已有约2000家公司发布去年年报。
与年报同期披露进行时的还有监管。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深交所在年报披露期间已向上市公司发布85封年报问询函,上千个问题直指年报中存在的不同问题。
针对近期出现的年报预告变脸情况,深交所也通过问询函等不断追问上市公司业绩下修的原因,不断提高信披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深交所表示,将深入开展年报审查工作,持续引导上市公司注重年度报告中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并重,多维度强化信息披露质量,为投资者决策提供更多有内涵、有价值的“干货”信息。
问询函:事后审查利器
洋洋洒洒数万字的上市公司年报,内容覆盖公司一年全方位的经营情况。如何从看似完美详尽的报告中找出可能出现问题的点并加以问询,帮助投资者厘清专业的年报,这对一线监管的人员是项技术活。
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截至4月29日晚,深交所已发出年报问询函85份,其中针对主板上市公司16份,中小板企业40份,创业板公司29份。
比如,在深交所针对*ST地矿的年报问询函中,既有从净利润亏损对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此前信披违法是否内部控制缺陷、营收变化的合理性、单季度营收利润变化的原因等财务、审计维度的发问,也有对收购估值溢价、子公司盈利情况未披露、预付款大增与关联交易的关系等可能存在疑问的方面问询,把年报中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一一拆解。
与此同时,上市公司也在对深交所的回函中,不断完善补充年报缺失的信息,增强信息披露。截至4月29日晚,已回复深交所年报问询函的上市公司共有34家。
预防式监管组合拳
年报作为上市公司最重要的信息披露内容之一,在年报披露季集中问询固然必不可少,但提前布局、做好预防式监管也是交易所的重要监管方向。
据深交所相关人士介绍,在2018年年报披露前,深交所积极推动主动式、预防式监管,从业务规则、披露模版、交流培训等方面发力,全方位做好年报披露准备工作,促进上市公司提升年报信息披露质量。
一是及时修订定期报告披露业务相关备忘录,增强规则实用性。结合上位规则要求和市场发展态势,对深市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的定期报告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进行了修订,涉及完善商誉减值相关信息披露,取消资产减值与核销事项审议程序的强制要求,进一步优化完善业绩预告及修正公告披露要求,修订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念及类型,以及完善退市风险揭示情形与高送转具体标准等。
二是调整定期报告披露模版,辅助公司做好信息披露工作。结合回购新规发布、新会计准则启用等情况,对一般类公司与证券类公司年报模版进行了全面修订,帮助公司与时俱进完善年报披露内容,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年报披露的便利性。
三是做好年报披露培训工作,帮助公司提高编制效率。深交所于2019年1月组织2018年年报披露专项培训,讲解2018年年报披露适用的最新规则、年报监管关注的重点领域、年报披露的典型问题及注意事项等,从源头上提高年报的披露质量和编制效率。
四是提前识别高风险公司,推进主动式、预防式监管。2018年年报披露前,对存在大额商誉减值风险、年底突击交易、业绩爆雷等情形的上市公司进行全面排查,督促公司就相关情形对公司的影响做好充分披露,并向相关年审会计师发出执业关注函或约谈年审会计师。
此外,由于每个行业存在一定特性,深交所近年来通过发布行业信息披露指引来探索上市公司分行业的监管模式。截至目前,深交所陆续发布了22份行业信息披露指引,其中,2018年发布3项行业信息披露指引,包括民用爆破业务、珠宝相关业务以及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务。
按行业指引进行信披,年报的内容更加完善。比如某影视行业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公司未来经营计划时,即按照影视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的要求,披露了影视作品拍摄计划,包括作品名称、预计上映时间、制作进度以及主要演职人员等信息,内容详实,对于投资者有较高的投资参考价值。
提高信披含金量
尽管年报的格式、要求披露的内容基本固定,但每个环节是否真正落实到位,还需要监管层进行有效的监督。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