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材料“说话” 让外国业主放心
用中国材料“说话” 让外国业主放心
新华社马尔代夫胡鲁马累7月10日电 通讯:用中国材料“说话” 让外国业主放心
新华社记者朱瑞卿 唐璐
在中建三局马尔代夫公益住房项目机电安装负责人龙太平的办公室里,有一个两米高的储物架。小至节水阀,大至电表箱,架子上摆满了各种来自中国的建筑施工材料样品。
“来到马尔代夫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人要过来,更要把中国材料、中国标准带过来。”龙太平说。
公益住房项目是中马两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合作项目。马尔代夫首都马累面积仅约1.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却超过10万。为了缓解马累拥挤的居住环境,中马近年来展开合作,在与马累隔海相望的胡鲁马累岛上建设公益住房。
截至目前,超过2000套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公益住房已经交付马方。未来,还有近万套公益住房将成为马累居民的新家。
记者跟随龙太平来到施工现场,一摞摞外包装上印有“中国制造”的瓷砖有序摆放在黄沙上。龙太平告诉记者,“在这里,从钢筋水泥到门窗板材,百分之九十的建筑材料都来自中国”。
然而,龙太平坦言,在马尔代夫推行中国材料并不是一件易事。“比如它,就让我头疼很久。”他指着墙上的一根水管说。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材通常用于建筑物的冷热水系统,但是在马尔代夫建筑业,英国标准的PPR管材更加常用,起初马方并不信任中国建设者带来的中国标准管材。
龙太平说,事实上,中国管材不仅可以与英标管材通用,质量上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向马方说明这一点,中国建设团队精心准备了一场产品展示。
今年5月,在一群马尔代夫工程师面前,中国技术人员先用热熔机分别加热一节英标管道和一节中国标准管道的断面,随后迅速将断面融化的国标管道插入一个英标管件,再将英标管道插入国标管件。冷却后,管道管件完美“合体”。在事实面前,马方人员竖起了大拇指,并同意了在公益住房项目上使用中国标准管材。
马尔代夫工程师阿赫桑说:“几年合作下来,我们对中国产品有了新的认识,和中国同事们的合作也越来越顺畅。”
马方确认了可以使用中国管材,但如何安装这些管材却成了另一件让龙太平头疼的事。“在马尔代夫,水管一般安装在墙体外,但按照中国建筑工艺,水管通常预埋在墙体中,这样也更加美观安全”。
为了让马方接受中国工艺,中国建设团队多次邀请马尔代夫工程师前往中国参观。最终马方同意了水管预埋的做法。
近年来,马尔代夫当地人将这些“中国造”公益住房小区称为“中国城”。如今,由中国企业承建的16座高层住宅楼已经封顶,预计将于今年年底交付马方。用阿赫桑的话说,这些25层高的住宅楼是用“中国速度刷新了马尔代夫高度”。
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声与印度洋的海浪声相互交融,不绝于耳。“我们希望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用中国材料、中国标准为更多马尔代夫百姓建造舒适的新家。”龙太平说。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