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国防军工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大会在京召开
在持续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各大军工企业开展了哪些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实践?7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国防军工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大会,深度聚焦新时代国防军工企业和知名民企的育才用才之道,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本次大会由中国人才交流协会联合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主办,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最权威的国防军工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大会。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方向明,人社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副司长孙晓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人事司司长李坤平,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会长王建华,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监事康臻,中国国防邮电工会副主席李树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绳立成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部队相关单位、各军工集团有关领导及专家、北航等相关国防院校代表、中国人才交流协会分支机构负责人等共计700余人参会。
图为会议现场
方向明在致辞中指出,对军工行业而言,人才是第一资源,这一资源需要充分开发、运用、共享。新时代,要加强对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先进经验的研讨,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的交流,推动军地人才深度融合,推动军工企业持续深化改革,从而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据方向明介绍,航天科技集团始终坚持人才强企战略,培养造就了一支有担当作为的人才队伍。集团公司现有两院院士31名,国家级专家100余名,学术技术带头人500余人,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21个,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13人,全国技术能手21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的2700人,为圆满完成重大航天工程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王建华指出,国防军工行业面临创新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如何发挥人力资源这个第一资源的作用,以人才引领创新发展,在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既是国防军工行业面临的新课题,也是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面临的新机遇。在此背景下,第三届国防军工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大会的举办,将有效搭建国防军工行业与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我国国防军工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发展。
去年以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中央组织部联合人社部、财政部等部门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人才队伍建设做了全面调研。会上,李坤平介绍了调研情况。他指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人才队伍总体稳定,和国内其他领域相比人才质量相对较高。但同时与世界先进水平和目前的形势任务要求相比仍存在差距,存在拔尖人才不足、基础研究力量较弱、优秀人才引进较难、科技人才流失加重、技能人才力量不够等问题。为此,他认为,要推动国防人才队伍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综合施策,立足人才培养规律,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取得突破。
绳立成在致辞中介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制定了“高精尖十条”系列产业政策,计划每年安排较大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示范。其中,每年安排50亿元财政资金设立高精尖产业基金,5亿元科技创新基金,2亿元领军人才基金,支持重大项目落地和高端人才聚集。
开幕式后,围绕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主题演讲环节重磅开启。来自各大军工企业和华为等知名企业的领导及专家齐聚一堂,分享了他们的创新实践和心得体会。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陈学钏在大会上指出,目前军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实效,人才比例已达到创新型企业的平均水平,呈现高学历、高职称、高潜力特征,基础研究人才开始受到重视,科技创新团队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如人才竞争更加激烈、高层次人才引进更加困难、对基础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等问题。为此,他认为,新时代加强军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需要系统谋划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搭建人才发展为中心的人才管理架构,构建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潜能的动力机制,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创新发展并大力弘扬军工精神,监督推动人才强国战略落地实施。
华为公司原高级HR专家、华为大学核心筹建人祁生胜为与会人员讲述了华为公司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之道。他指出,华为的核心竞争力是管理人才的能力。二十多年来,华为公司通过持续的管理变革、树立华为核心价值观、打造华为服务文化,倡导“以奋斗者为本”的理念、始终开展自我批判等举措,形成了完善的价值管理体系、任职资格体系和干部选拔与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等,培育出大量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