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植入抓取代码 窃取手机访客隐私
网站植入抓取代码 窃取手机访客隐私
网站植入抓取代码窃取手机访客隐私,网上售卖抓取技术形成网络黑产;记者亲测4个手机号被抓取2个
抓取系统后台,可看到访客搜索的关键词、手机号等隐私信息。
仅仅是打开网页看了几眼,自己的手机号就被泄露了,“黑客”们真能办到吗?近日,新京报记者亲测了网络售卖的“最新抓取技术”,用4台不同号码的智能手机浏览“做了手脚”的网站,其中2台手机的号码被成功抓取。
这项测试源自今年6月的一次经历,新京报记者用手机4G网络浏览一个教育项目网站后,接到了该项目招商人员的电话,但记者并未向其透露自己的手机号。面对质疑,招商人员支支吾吾,声称是从网络服务商处获得。无独有偶,记者搜索网页,发现有多位手机用户在浏览网页后,接到相关的推销电话,而他们均未告知电话号码。
网络安全专家告诉记者,用户手机号码泄露可能是访问的网站使用了手机访客抓取技术,这是一种网络黑产,受警方打击。
记者检索发现,多个博客、论坛有关于抓取技术的售卖网帖。为了验证技术的真实性,记者联系发帖人,获取了一段抓取代码,随后自建网站植入了抓取代码,用自己和同事的手机号分别测试,发现此类抓取技术确实能在机主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取手机号码。
点开网页瞬间抓取手机号码
“2019最新抓取技术,支持测试,有需要请联系。”
这是来自“中国专业IT社区”论坛的一条留言,新京报记者联系上发布者赵星(化名),他告诉记者,现在很多网站用抓取技术,手机点进来的瞬间,后台就能看见手机号码,不需要任何其他操作。
“你可以先测试一下,用4G网络,关掉WiFi,手机浏览器访问这个网址”,赵星见记者有疑惑,主动提出先测试技术,并给记者发来一个测试网址。
按赵星的要求,记者用手机4G网络点开网址,这是一个没有内容的空白网站。一分钟内,赵星就在QQ上一字不差地报出了记者的这台手机的号码。
记者复制了赵星的网站代码,发送给一位从事手机App开发的李先生。李先生看过代码后称,这个网站表面上很简单,是空白网页,但是它会检测你的访问设备,如果发现是手机访问,网站就会跳转,从另一个网站下载代码,获取访客的手机号码等隐私信息,这些过程普通的访问用户无法察觉。
访客手机号码卖1元1条
这些网上售卖的抓取技术论条计费,需要一次性充值1000元起,每抓取一条手机号码,扣除相应的单价。出售抓取技术的周伟(化名)告诉记者,抓取自己网站的访客手机号码,售价1元一条,还有抓取他人网站的访客手机号码的技术,5元一条。
“如果抓取别人的网站,只能抓普通‘http’打头的网页访客,不能抓‘https’打头的,因为加密传输的抓不了。除了网页,手机App也能抓取,技术都是一样的”,周伟称。
对于抓取别人网站的访客,赵星则称比较麻烦,“抓别人网站,抓取系统需要建模,7个工作日才能出数据,7元一条,充值需要1000条起,不支持测试。”
赵星称,访客抓取有一定成功率,一个网站1000条流量,大约能抓150-200个手机号码,比如手机连WiFi上网就走宽带线路了,无法抓取。除了手机号码,抓取系统后台还可以看见关键词来源、落地页、手机系统、IP、访问时间等访客信息。
实测四台手机两台被抓取号码
实现网站的访客手机号码抓取,需要在网站上安装一组代码。
为了验证赵星等人的说法,7月1日,新京报记者租用服务器空间、注册域名,建了一个用于测试的网站。随后,赵星给了记者一段抓取代码。记者把这段代码植入网页,上传至测试网站。
记者先后用电脑和连接WiFi的手机访问测试网站,抓取系统后台未有反应。当使用手机4G网络访问测试网站,赵星立刻报出了抓取的手机号码,并发来后台抓取到的号码截图,与记者当时使用的手机号码一致。
之后记者使用4台手机分别测试,两个手机号码被抓取,另外两个未被抓取。
赵星表示,为了规避打击,抓取系统后台并不直接显示手机号码。而是有一栏5位数的“设备ID”、和一栏5位数的“编号”,赵星告诉记者,把“设备ID”和“编号”连起来,前面加一个“1”,就是11位的手机号码了。
在后台的截图中,记者看到系统还能显示访客的手机操作系统、访客来源、用户IP和访问时间。
卖家称地产、教育、医疗行业抓取最多
赵星称,从他这购买抓取系统的客户主要来自房地产销售行业,另外教育培训行业也有十几个客户。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