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协外拓建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新福建建设按下“快进键”
(经济观察)内协外拓建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新福建建设按下“快进键”
中新社福州7月4日电 (记者 龙敏)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福建官方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福建是中国最早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省份之一。得益于改革开放,福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福建生产总值达3.58万亿元人民币。
但长期以来,福建沿海与山区由于经济发展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因素的差异,发展差距难以弥合。
对此,福建官方出台《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勾勒出推动福建区域协调发展的路线图。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4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建立区域战略统筹机制,坚决破除地区之间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推动促进区域间相互融通补充。
推进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建设是推动福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其中,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包括福州、莆田、宁德、南平、平潭,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包括厦门、漳州、泉州、三明、龙岩。
根据《实施方案》,福建将通过发挥福州、厦门两大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通过区域间加强合作,重点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配套协作、公共服务资源共享、生态环境协同保护。
同时,福建将建立健全长效普惠性的扶持机制和精准有效的差别化支持机制,做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推动老区苏区等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指出,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是实现福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尤其是推动两大经济协同发展区“双翼齐飞”,将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福建沿海与山区联动发展,开辟出促进福建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除了对内协同发展,福建还将对外拓展,建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从该《实施方案》中可见,福建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三方面创新区域互动合作机制。
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是当今中国经济活跃、具有发展潜力的两个区域,也是福建拓宽对外联接通道的重点。该《实施方案》提出,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扩大基础设施联通、投资贸易、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旅游会展、生态建设等方面合作,推动闽港澳“并船出海”;加强与长三角省份物流、旅游、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打造区域协作发展共同体。
福建官方还明确,支持漳州、宁德、南平、三明、龙岩的边界县(市、区)加强产业转移载体建设,创新产业转移合作机制,积极承接广东、浙江等省份产业转移。
近年来,福建已先后获批平潭综合实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州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生态文明试验区等,成为获得国家优惠政策最多、最集中的省份之一。
黄茂兴则建议,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也要充分利用福建省“多区叠加”的机遇,充分挖掘政策红利,推动福建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协调发展。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戴永务教授指出,福建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将成为福建经济向更高层面、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为新福建建设按下“快进键”。(完)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