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滚动 >

切实提升旅游业的质量和效益

2019-07-04 14:09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产业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增强。经过这些年的快速

  切实提升旅游业的质量和效益
   □ 李中亚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产业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增强。但也要看到,对标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旅游业还存在较大差距,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对于徐州等旅游业发展基础好、潜力大的地区,如何进一步明确旅游业的产业属性和战略定位?如何切实提升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些问题都需引起重视。

  从全球范围看,旅游业不仅被普遍视为“幸福产业”“朝阳产业”,而且是世界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00年以来,国际旅游收入在世界出口收入中所占比例一直在8%以上,超过石油、汽车、机电等出口收入,始终保持全球第一大产业的地位。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19)》显示:2018年全球旅游总收入达5.34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6.1%。

  展望未来,世界旅游业将保持高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趋势,并呈现出三个鲜明特点。一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进一步上升,旅游将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二是以新兴国家为代表的旅游目的地不断出现;三是旅游产品的个性化发展越来越明显,传统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已不能满足一些旅游者的需求,各种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旅游方式和旅游项目将不断涌现。

 

  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业已经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11%左右。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全面繁荣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世界最大的国际旅游消费国。在杭州、成都、重庆、西安等地,旅游业被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江西省发展的“红色旅游”受到广泛欢迎,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进一步看,现代旅游产业不仅综合性强、关联度高、产业链长,而且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广泛涉及并交叉渗透到许多相关行业和产业中。世界旅游组织统计表明,旅游产业每收入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3元收入。另据有关机构测算,旅游业从业者每增加1人,就可增加4.2个相关行业的就业机会;旅游消费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工业产值可扩大2.71倍,投资可扩大0.25倍。

  我国旅游业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正面临着整体转型和质量提升的关口。当前,观光型旅游仍然“一枝独秀”。未来一段时间,观光型旅游虽然会保持较大市场份额,但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休闲度假型旅游将迅速兴起。同时,我国许多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尚未完全开发;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与旅游业充分发展的国家相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当然,这个较大差距也是很大的发展潜力。以杭州与徐州比较为例,颇具典型意义。杭州和徐州都流传下来很多历史故事,宋朝的苏轼在两地都曾做过县令,两地都有国家5A级景区。杭州西湖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占地6.39平方公里,有一山二塔三堤等10景;徐州“一城青山半城湖”,那里的云龙湖为温带季风气候,占地13.06平方公里,更有湖中18景。然而,两湖在知名度上、两市在接待的旅游人数及获得的旅游收入上,却相差甚远。

  如何充分挖掘差距中所蕴藏的发展潜力,把旅游业真正打造成一个地方、一个区域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首先,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新发展理念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加快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旅游业发展从粗放低效向精细高效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企业独建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单一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从景区内部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部门行为向政府统筹推进转变。对此,需强化产业思维,把握产业趋势,遵循市场规律,坚持融合发展,在建立统筹机制、拓展投融资渠道、培育消费市场、鼓励产品业态创新、推动园区升级、壮大市场主体、深化国际合作等方面采取务实举措,加快建立健全现代旅游产业体系。

  其次,要开拓旅游业发展新空间。各地情况表明,传统的景点旅游模式已不能满足发展现代旅游的需要。对此,原国家旅游局提出将全域旅游作为新时期的旅游发展战略,这个战略的要点是,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进行全方位和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将极大拓展旅游业的发展空间。还要看到,近年来旅游业已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和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煤炭、钢铁等领域的企业纷纷投资建设文化旅游城、主题公园、酒店、旅游度假村等项目;一些互联网公司也纷纷以多种方式介入在线旅游等领域,加快布局旅游业。各地应因势利导,下功夫从完善规划入手,精准施策,支持鼓励旅游业更好发展。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