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滚动 >

赵瑾:挖掘释放贸易对扩大就业的潜力

2019-06-24 17:05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最新研究显示,从长期和整体看,贸易会对一国产业结构优化、高技能工人就业、劳动力工资提高以及妇女就业等产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劳动力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贸易与就业成为当代国际贸易研究的重要课题。今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更好研究贸易与就业的关系,在坚定推进全球化的进程中,稳定国内就业、不断扩大就业。

 

  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各国根据其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进行贸易。出口扩大,意味着产品需求增加,就业增加;进口扩大,意味着竞争部门的产品需求下降,就业减少。在充分就业的假定前提下,劳动力在不同部门间转移,失业人口会自动地在新的部门找到工作,因而传统贸易理论并不涉及贸易带来的就业问题。这意味着,虽然贸易会影响工资率和部门间的就业调整,但在充分就业的假定条件下,贸易本身并没有影响就业的总水平,因此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忽视了对贸易与就业关系的研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在就业数量方面,外包和国际投资使发达国家的就业外移,出现劳动力全球化趋势;在就业质量方面,随着劳动力国际流动和转移,贸易与失业、贸易与不平等、贸易与工作安全等问题也相继出现。

  在此背景下,经济学家开始关注贸易和就业的关系,研究在影响就业的两大因素——技术与贸易中,哪个因素对就业的影响更大?贸易怎样影响就业的水平与结构?贸易对劳动力工资水平又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等。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开始高度重视贸易全球化对就业的影响。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对此联合开展研究,讨论的议题包括:贸易开放带来的竞争加剧所引发的就业水平和结构的变化,是否增加了熊彼特所描述的“创造性破坏”?贸易对就业的冲击有多大?国际组织如何与各国携手应对劳动力全球化带来的问题?等等。

  最新研究显示,从长期和整体看,贸易会对一国产业结构优化、高技能工人就业、劳动力工资提高以及妇女就业等产生积极影响。

  贸易对就业水平和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 贸易的进口与出口都创造就业

  ○ 贸易影响劳动力的部门结构、技能结构和性别结构

  ○ 贸易全球化会提高劳动力的平均收入水平

  就业作为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一直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国际分工使产品的生产环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对于进口扩大是否必然导致失业增加这个问题,近期国际上的研究有了新的发现。

  第一,贸易的进口与出口都创造就业。

  出口带动就业增加。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当出口增加时,由于生产规模扩大,拉动国内商品和服务的总需求提高,会导致出口行业的就业机会增多、工资水平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进口也会带动就业增加。按照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出口带动就业,进口却使国内商品和服务需求减少,会降低就业机会,并导致工资水平下降。但最新研究显示,国际分工使产品的生产环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因资源全球配置,生产由不同国家在多次进出口中完成,在某种意义上看,进口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出口,进口也会带动就业的增加。进口带动就业的路径,一是进口中间产品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市场扩张,并随着销售收入的提高带动就业。二是进口产品刺激竞争与创新,有利于提升一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从而带动就业。

  对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某些国家、地区的失业状况,发达国家普遍关注双边或区域贸易协定对国内失业人口增加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则主要关注其对本国就业、工作条件的影响等。

  第二,贸易影响就业结构。贸易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劳动力的部门结构变化、技能结构变化和性别结构变化。

  从劳动力部门结构变化来看,贸易增加了服务业就业。贸易在带来产业结构变化的同时,也导致就业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转移。由于发达国家在商务服务、研发、设计及金融服务等可贸易服务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因此贸易会促使这些国家专门发展可贸易服务业生产,创造更多的服务业就业机会,服务业作为创造就业和劳动收入来源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这种变化。贸易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加速就业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