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滚动 >

林毅夫:从70年发展看经济学理论创新

2019-06-13 13:53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具体分析,第一阶段的发展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建立现代化工业体系,但是该理论忽略了不同发展程度国家产业结构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的不懈探索,我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回顾过去不平凡的70年,前30年我国努力建设工业现代化推动经济发展,未摆脱贫困;后40年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发展奇迹。结合我国自身发展经验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状况来看,反思主流的理论思潮并进行理论创新很有必要。这既可以帮助我们洞悉国际上主流经济理论适用的局限性,也有利于我们抓住时代机遇推动经济学理论的自主创新。

  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框架简述

  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49年到1978年,推行计划经济体制;第二个阶段是从1978年底到现在,推进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过去70年,我国经济发展从大的方面来讲,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49年到1978年,推行计划经济体制;第二个阶段是从1978年底到现在,推进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所参考的经验主要是“苏联模式”,其目的是想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重工业体系。当时国际主流的结构主义发展学理论也有同样的建议。这种发展方式虽然可以让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迅速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工业体系,但对于推行这种发展方式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发展的总体成绩并不好。从我国的情形来看,在计划经济制度下,中国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但工业效率极其低下,人均收入水平很低,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

  1978年底,我国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率先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而且,我们的转型并没有遵循当时国际上主流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而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先推行了渐进的双轨制改革,同时设立经济特区等,创造局部有利条件来克服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的瓶颈限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上流行的新自由主义除了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必须以“休克疗法”一次性到位才能成功的看法之外,还有一个看法就是像中国推行的那种渐进双轨转型,同时有市场和政府在配置资源是最糟糕的制度安排,导致的结果是经济效率会比原来的计划经济还差、问题还多。

  然而,我国过去40年却是经济快速发展,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发展的奇迹。同时,我们对改革的认识和部署也不断与时俱进。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大理论观点,并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高质量发展,必然要伴随人均收入的不断增加,以及越来越高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一般来说,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现有产业中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二是通过产业升级,将现有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配置到附加价值更高的产业。根据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这两者的实现需要“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的共同作用。

  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在经济新常态下,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发挥好“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两只手的作用,即使在相对不利的国际外部环境下,我国的经济也能够不断增强创新力和竞争力,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国际主流经济学理论及其适用的局限性

  发展经济学主张发展中国家应该发展跟发达国家一样先进的现代化大工业。新自由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好是因为政府对市场干预太多,造成各种扭曲。而一些发展中国家按照这些理论来制定发展和转型政策时却屡屡失败,原因是这些理论忽视了发展中国家跟发达国家的差异。

  从国际范围来看,在不同阶段,世界上存在不同的主流经济理论。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