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滚动 >

年内11次国务院会议涉减税降费 2万亿元减负红利加速释放

2019-05-30 05:05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截至5月29日,今年已召开了15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有11次会议均涉及减税降费内容,

  年内11次国务院会议涉减税降费2万亿元减负红利加速释放

  本报记者 包兴安

  减税降费红利正在加速释放。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截至5月29日,今年已召开了15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有11次会议均涉及减税降费内容,2万亿元减税降费红利将加速释放。

 

  红包逐渐落地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直以来,减税降费都是提振国民经济经济的重要手段,而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密集布置减税降费,反映出决策层更加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以稳定经济增长预期。

  付一夫表示,持续扩大的减税降费背后,是经济有下行压力的客观事实,尤其是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时期,通过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来激活国内市场、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极为必要。对于制造业企业与中小微企业来说,减税降费有助于降低其经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也可以促使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至创新研发与扩大再生产中,进而推动整体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与经济增长质量,并削减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同时,企业的信用风险也会有所缓解,有助于民营企业信心的修复。此外,减税降费还可以间接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进而有助于释放消费潜力,稳定内需。

  具体来看,1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出大幅放宽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等一批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性减税措施。上述减税政策可追溯至今年1月1日,实施期限暂定三年,预计每年可再为小微企业减负约2000亿元;2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从3月1日起,对首批21个罕见病药品和4个原料药,参照抗癌药对进口环节按3%征收增值税,国内环节可选择按3%简易办法计征增值税; 3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增值税减税配套措施,决定延续部分已到期税收优惠政策并对扶贫捐赠和污染防治第三方企业给予税收优惠;3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落实降低社会保险费率部署,明确具体配套措施。

  此外,4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降低政府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的措施,进一步为企业和群众减负;决定下调对进境物品征收的行邮税税率,促进扩大进口和消费;4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措施,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其中提出要通过政府性融资担保降低企业融资费用;5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政策举措力争今年底前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便利群众出行提高物流效率;5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集成电路和软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投资更多参与和促进信息产业发展;5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推动网络提速降费,发挥扩内需稳就业惠民生多重效应;5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社会办医可通过划拨、协议出让、租赁等方式取得用地使用权,可按规定享受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

  5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大对养老、托幼、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的税费政策优惠。从今年6月1日到2025年底,对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相关服务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并减按90%计入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对承受或提供房产、土地用于上述服务的,免征契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不动产登记费等6项收费。同时,研究完善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进一步支持生活服务业发展。扩大员工制家政企业免征增值税范围。

  对此,中国财政预算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国家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具有规模大、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等特点,是我国积极应对复杂国际环境、抵御经济下行风险的重要措施。一是突出减税降费规模,降低增值税税率和下调保险基金缴费比例,大幅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二是聚焦就业医疗等民生问题,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和特殊医药品减税力度,增强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和家庭医疗保障能力。三是对保险、扶贫、污染防治等领域进行减税。四是鼓励科研和创新,提高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产品技术升级和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推动企业向高端迈进。五是打破企业垄断和市场限制,降低企业物流、通信、土地等交易性成本,实现企业公平竞争。

  效果日益显现

  目前来看,减税降费收效明显。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一季度,国有企业应缴税金增长仅为3.5%,低于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成本和利润总额增长分别为5.4个、5.7个和12.1个百分点;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累计新增减税共3411亿元。其中,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新增减税576亿元,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政策新增减税146亿元。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