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滚动 >

专家:区域发展要做好“通”字这篇大文章

2019-05-18 21:07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魏礼群指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最大难点在于不同行政隶属关系造成的体制机

  中新社徐州5月18日电 (张文绞)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专题研讨会18日在徐州举行,与会专家认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落实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特别是要做好“通”字这篇大文章。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魏礼群指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最大难点在于不同行政隶属关系造成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政策法规壁垒。开拓协同发展新境界,必须有效解决跨行政区影响深度合作这一难题,关键在于完善合作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

  中国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认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实现资源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这个基础打好了,其他方面的协同就没有了根本障碍。但实现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提高思想认识,特别是要排除思想背后的利益干扰,要走出一亩三分地的利益约束和限制。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接受中新社采访表示,面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应该从协调区域利益关系着手。在现行体制机制条件下,各地最关心的是自身财政收入、税收收入以及就业增加,只有使区域内城市共享协同发展红利,协同发展才能真正落地。

  魏礼群认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软联通”,关键是要多“拆墙”、少“筑墙”,切实打通各种有形、无形的“断头路”,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一体化发展环境,真正让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各施所长、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彰显实效。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2019年政府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而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教授张建清接受中新社采访表示,区域协同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可以践行“先易后难”的策略。比如在基础设施方面,公路、铁路、港口等的共建共享,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还能避免重复建设,类似公交一卡通、增加城际公交线路等都可以在区域内率先开展起来。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除了传统交通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区域内联通的空间巨大,包括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等。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础上,区域协同发展不断向深水区推进。根据规划,到2035年,中国将建立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现区域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有效协调配合,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显著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重要支撑。

  张建清认为,区域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能够产生1+1>2的效应。在陈耀看来,实施区域协同发展,能够避免资源内耗,避免区域内同质化竞争,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而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可以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引擎。(完)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