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靠什么?抓住创新的“牛鼻子”不松手
5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向在北京举行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和在天津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致贺信,人工智能、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成为习主席贺信中的关键词。
事实上,科技创新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正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使命,“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创新驱动,到底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变化?进一步推动创新又要靠什么?《央视财经评论》节目系列评论《中国经济 靠什么》5月16日晚聚焦“创新”,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和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做客演播室,深度解析。
创新驱动 带来了什么?
荆林波:创新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 荆林波:前四个月的经济数据,有几个给我印象很深,一个是电子和通信设备行业,1月到4月增长10.8%;第二个是航天航空设备制造业,增长8.3%;第三个制药,增长7.2%。
这三个行业与整个高技术产业紧密相关。当前我们整个创新矩阵,可能有一部分已经和世界水平平行甚至领先,但在核心技术、基础产业里面,相对落后、薄弱的情况还是比较多。所以创新已经是决定经济未来发展的命脉,靠人口红利、土地、廉价资源已经无法可持续发展。
央视财经评论员 刘戈:习主席说创新是发展的“牛鼻子”,从当下面临各种困难复杂的局面,中国经济仍然表现出很强的韧性和活力,就能理解这句话。
但同时我想说,有一种情况要注意,目前市场上的创新,很多时候其实只是所谓的模式创新、商业创新。比如消费市场出现的各种APP。1911年,交流电是高科技;到1921年,它就不是了,技术应用也是这样。
眼下高科技行业蓬勃发展,但不应该止步于应用,我们尤其需要更多真正的高技术企业。按照规划,2020年全社会研发费用GDP占比要达到2.5%,现在是2.15%,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识和巨大的努力。
驱动创新 靠什么?荆林波:人才+改革 中国式创新的关键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 荆林波:我们目前研发人员全国来看是418万人,是全球最大的研发人群。我们目前各种发明的专利,申请量以及授予量也是全球第一,但是我们现在还缺乏一个机制,怎么让400多万的人群激发创造的原动力?核心技术突破、人均产值、人均研发的技术含量,是需要制度创新的。
中央去年连续发了三个文,关于人才的分类评价、关于诚信、还有项目的评审,瞄准的就是科技人员如何松绑、如何放水养鱼,激发创新。这些环境营造不出来,科研人员要是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报销发票,那后果就严重了。
刘戈:科技创新要靠市场 靠机制
央视财经评论员 刘戈:很多技术在研究早期,是需要政府通过某种机制来推动的。
现实中我们也看到很多地方政府在引进人才的时候,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包括工作、生活上的便利、补贴等等,这些年来,这些做法应该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从长远看,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我们对原发性的、更具核心竞争能力的这样一些高技术的需求可能会越来越多,而真正的创新不是补贴出来的,它只会源于对趋势的洞察、对科学研究的执着,机制需要做的,是设计好的甄选方式和负责任的效果评价流程,甚至还包括成果的变现等等。
荆林波:中国经济的发展 创新是第一动力 科技创新需要制度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 荆林波:经过过去40年,我们看到人口红利逐渐分配完毕,基本资源价格越来越高,环保要求越来越高。
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第一动力就是创新,这个创新必须兼顾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都要硬起来,我们才有可能跑得更快。
刘戈: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推动创新的思路和做法也要转型升级
央视财经评论员 刘戈:中国经济现在面临一个转型升级的过程,那么创新的思路和方法也要与之匹配。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