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民营企业家需加强“法商”思维
中新社北京5月17日电 (夏守智)“除了智商、情商,民营企业家还要培养和加强自己的‘法商’思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17日在北京一场活动上表示,中国民营企业家要树立尊法、守法、用法理念,寻求用法律手段防范风险、保护权益。
当天,多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由全国工商联主办的首届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并在会上交流民企法治话题。刘俊海谈到,当前民营企业家面临包括股权转让和代行风险、家族企业治理风险、商业模式风险、控制权传承风险与合同风险在内的多重风险,需更善于梳理法律关系,寻求合法合规的解决方案。
“政府部门和立法机关要加快推进法治营商环境建设。”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主任张远煌提到,他和团队研究发现企业家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制度性缺陷,如融资犯罪占民营企业家犯罪总数的20%以上,反映出现行企业融资的制度安排存在问题。
张远煌表示,缺乏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民企切身权益得不到保障,民营企业家犯罪预防便无法落到实处。
他还指出,民营企业的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需要转型升级,目前普遍存在的“事后救济”体系不利于保障民企和企业家权益,应向“事前防控”体系转变,最大限度赋予民企以法律武器,预防民企人士的犯罪行为。
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大进表示,安全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普遍诉求,而法治营商环境是安全的基石,为此他呼吁有关部门加快构建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
拥有多年为民企提供法律服务经验的李大进说,近年来,民企人士的法律意识不断提升,原本他们认为“有关系”“有钱”就是安全,如今愈发意识到规章制度、法律条文才是自身安全的有效保障。
他表示,中国律师群体每年商事服务中有近七成是提供给民营企业的,因此民营企业家在建构自己和企业的法律保障体系过程中,应该积极寻求包括律师在内的专业人士的协助。(完)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