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科技 >

大湾区搭乘5G信息“高铁”

2019-07-08 18:16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6月14日,“天河5G智慧新警务”战略签约,现场展示了5G视频实时零卡顿高清回传,在海心沙的民警与在现场来宾互动

  粤港澳大湾区有广州、深圳两个国家5G试点城市 5G建设呈加速态势

  大湾区搭乘5G信息“高铁

大湾区搭乘5G信息“高铁”

  6月14日,“天河5G智慧新警务”战略签约,现场展示了5G视频实时零卡顿高清回传,在海心沙的民警与在现场来宾互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韵桦、李波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童丹、陈治家、阮元元(署名除外)

  近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同时,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形成了我省推进大湾区建设的施工图和任务书。

  《三年行动计划》提到,加快建设5G试验网,以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技术、5G和移动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蛋白类等生物医药、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基因检测、现代中药、智能机器人、3D打印、北斗卫星应用等领域为重点,培育壮大一批新兴产业集群。

  6月20日,广汽等6家企业获得首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试验牌照,而广汽研究院也正在进行基于5G的自动驾驶系统及远程自动驾驶系统的开发。5G不再是一个未来时,俨然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

  近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正式发放了4张5G商用牌照,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就有广州、深圳两个国家5G试点城市,5G建设的速度呈现加速态势。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访后了解到,大湾区多行业各企业已纷纷布局,在智慧医疗、无人驾驶、智慧工厂等领域,加速5G相关技术产业的落地和应用。

  可以说,大湾区的5G网络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正为未来工业制造智能升级奠定基础。

  广州今年建设1万座5G宏基站

  2019年是5G商用元年,第五代移动通信(5G)具有极高速率、极大容量、极低时延等优异性能,是信息技术领域自主创新的战略支点,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未来竞争优势的重要引擎。

  6月5日,广州市工业信息化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了《2019年广州市5G网络建设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到,2019年广州将建设1万座5G宏基站,实现主城区和重点区域5G网络连续覆盖,建成全国领先的5G网络,率先实现5G试商用。记者了解到,在广州城市建设中,5G已经走进商圈、安防、医疗、教育、交通、旅游、司法以及环境治理等多种应用场景。

  深圳5G产业发展优势突出,主要表现在产业链相对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速推进;5G标准制定、技术等方面都走在全球前列;5G业务应用测试、终端产业化进程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在大湾区内,包括TCL、格力、格兰仕等在内的传统巨头,以及民营制造中小企业,都在进行着智能化、高端化转型。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徐志斌表示深圳将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5G产业集聚地。

  全国首例5G远程视频跨境直播医疗手术

  心脏手术是外科“皇冠上的明珠”,其手术的复杂性及高难度让绝大部分医学生“望而生畏”。

  日前,5G网络+AI系统+3D打印心脏模型及VR演示指引等高尖端科技,再配以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心脏外科专家,让高州进行的这场心脏手术顺利多了。

  这是广东省人民医院应用移动5G网络远程实时指导高州市人民医院的一场微创心脏手术。在高带宽低时延5G网络通信环境下,传输高清手术影像,实现广州-高州两地低时延直播。同时,在术前应用结构性心脏病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新系统(简称AI辅助诊疗系统)、远程超声技术及3D打印的心脏模型,进行术前辅助诊断和手术规划,该院心外科郭惠明团队实时对高州市人民医院心外科何勇团队进行远程技术指导,成功为患者“补心”。

  41岁的患者田女士术后表示:“就像专家在家门口一样,省了两地奔波,看病成本降低了很多。”

  “心脏外科医师成长期也是所有外科专业中最漫长的,通常长达十多年。”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郭惠明说,探索应用最新科技赋能医疗行业,加快优秀心外科医生的培养,是他们近年来重点思考并落实的方向。

  “后界在哪里,用导航给我们看看。”“教授,这是窦口!”5月12日,4台手术先后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进行,患者的基本体征数据、医学图像以毫秒级速度、无损实时地呈现给在珠海参与一个医疗学术会议的专家,澳门镜湖医院耳鼻喉科医生通过“中国电信珠澳两地5G技术”同步观看手术直播,与主持人实时互动。这也是全国首例通过5G远程视频跨境直播的医疗手术。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