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数据指导青年工作时代来临
上海:大数据指导青年工作时代来临
“你看,你们区青年人口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公里6200多人,照这个指标,你们青年中心的数量太少、分布也不算科学。”在上海,团上海市委基层工作部工作人员与基层团区委的对话“模式”近期开始有了新变化。
他们的对话,从过去的“你再多建几个青年中心”“某某街道那么多办公楼,能否建个青年中心”式的模糊语气,变成了“有数据、有依据”的准确表述;从过去的“大约”“大概”“应该可以”,变得有的放矢——“青年在哪里,青年中心就建在哪里”。
大数据,给上海的青年工作带来重大改变。
近期,团上海市委与中国电信上海公司联合推出一份题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上海市青年中心布局和配置研究》的报告。这份报告的数据详实到一个区、一个街道的青年分布情况,它成为指导上海青年中心建设工作的重要依据。“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和调研结果来改进我们的工作,真正做到‘青年在哪里,工作到哪里’。”团上海市委书记王宇说。
青年中心“科学规划”不足
青年中心是上海共青团服务青年规模最大的“实体阵地”,它根据青年聚集的时空特点和成长发展需求,依托社区、园区、商区等场所和空间,为青年提供学习培训、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婚恋交友、志愿公益、创业就业等各类服务。作为共青团为青年提供服务的主要渠道,其布局的合理性关系到基层团组织覆盖青年的广度和深度。
上海典型的青年中心一般位于白领聚集的办公楼宇或者社区街道文化活动场所内。楼宇内的青年中心,通常会在午间一小时为白领提供一些健康知识讲座、健身舞蹈、普拉提瑜伽等服务;社区青年中心则全天提供服务,暑假还能作为上海政府实事工程“爱心暑托班”的举办场所。
青年中心的建设可谓“历经艰辛”。从2013年第一批仅50多个青年中心,到现在全市600多个青年中心、全市220个街镇全覆盖,一批又一批基层团干部为此付出巨大努力。这种努力包括一个一个街道磨嘴皮子、一栋一栋楼宇踩点找地方、一家一家社会组织谈合作、一处一处青年代表谈意见建议。
上海市静安区集中了上海最大的几个办公楼宇、商圈,也是上海青年社会组织发展最为迅猛的中心城区。这里的青年中心建设,历来是整个上海的“典型”。
团静安区委基层部负责人王潘杨告诉记者,静安过去建青年中心的流程一般是:团区委或街镇团工委物色点位、团干部对接洽谈、完成申报流程。这种模式,是过去最为“科学”的做法。
但如果把这种模式放到“新时代”来看,又显得过时了。“我们发现,很多团组织在最开始建立青年中心时,存在随意性和随机性。即‘我觉得’哪里青年人多,我就去哪里建设青年中心布点。”团上海市委基层工作部副部长杨莉萍告诉记者,这种“我觉得”导致后来有些青年中心“活不起来”,团组织资源配送下去后出现浪费。“过去,这种做法有存在的合理性,因为没有数据作为参考;但今后,我们一切要凭数据说话,在哪里建中心,要有依据”。
青年中心建设不搞“一刀切”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注意到,上海青年中心建设伊始,团上海市委就喊出了“青年在哪里,青年中心就建在哪里”的口号。“青年在哪里”是青年中心选址布点的主要原则。
但是,“青年在哪里”真是一件“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有的团区委,“凭感觉”找到青年聚集区建设青年中心;有的团区委,凭“哪里工作好开展”就去哪里建设青年中心。
如今,团上海市委与上海电信合作提供的大数据报告,将青年中心数量与青年人口、地域面积、青年人口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具体分析。出乎很多团干部意料的是,市中心城区、总面积只有20平方公里的黄浦区,青年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6265人,为全市青年聚集度最高的区。
“我们过去在制定规划时总是考虑各个区的平衡问题,今后我们更多会考虑各区青年聚集的实际情况。”杨莉萍说,大数据报告出来后,团上海市委未来指导基层团委有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她介绍,下一步,从市级团委资源配置到青年中心建设数量,团上海市委都不会搞“一刀切”。而是根据每个区的青年分布情况来作具体的、不同的要求,而每个区则根据不同街道的青年分布情况再作细化要求,“团上海市委会给基层一个明确的方向,需要在哪里增设或者减少青年中心。有的地方青年聚集度高,但再难也要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除了“布点”之外,青年中心未来到底搞哪些活动,也将接受大数据的分析、指导。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