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科学家呼吁:关注“小研究”,撬动“大福祉”
中新社上海10月30日电 (记者 李姝徵)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之“未来国际大科学”论坛30日在上海举行,作为首位演讲嘉宾,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语出惊人:“我是‘大科学计划’的批评者,而非倡议者。”
“我曾从大科学计划中获益,对大科学计划存有敬畏之心,但是在过去整个世纪,生命科学的经验给人类指出了另外一个方向。”科恩伯格向眼下受到国际广泛关注的“大科学计划”,泼上了一盆“冷水”。
科恩伯格呼吁,应关注能够撬动“大福祉”的“小研究”。
他举例表示,二十世纪的生物医学进展,比如X射线,抗生素,青霉素,无创影像等,“这些构成现代生物医学基础的重大进展不是来自大科学工程,而是来自个人努力。”
持类似观点的科学家不止科恩伯格一人。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在论坛上也表示,即使是一项小小的研究,也能对社会产生巨大的价值,亦能帮助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前人的基础上,野依良治开发出了性能更优异的手性催化剂。这些用于氢化反应的催化剂能使反应过程更经济,并大大减少产生的有害废弃物。目前,许多化学制品、药物和新材料的制造,都得益于他的研究。
野依良治表示,基于他的研究,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开发出了一款持久防疟疾蚊帐。这款蚊帐使用的材料能生成变绿聚酯,可以预防蚊子。
据媒体报道,全球每年有5亿人因为蚊子的叮咬而感染疟疾。野依良治称,现在坦桑尼亚居民有8千人得到了这款蚊帐,并有效防止了疟疾肆虐。
“没有人想到,当初这么小的一个发现会对于全球人类福祉产生这么大的影响。”野依良治说。
在演讲的最后,科恩伯格特别提到总部位于上海浦东的中国药企药明康德。据他介绍,药明康德不仅在构建上百万个分子的数据库,该公司亦希望找到哪些分子是可以作用于某些靶点,使得全球的研发人员、学者都可以免费使用这个编码化合库进行分子筛查。科恩伯格表示,此举可帮助科研人员实现很多目的,推进化学和生命科学的进展。
而此类能撬动人类“大福祉”的项目,科恩伯格认为:“这才是我认为的有意义的‘大科学’,也是我们未来一个可能的方向。”(完)
【编辑:于晓】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