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要有这三种境界
理论学习,要有这三种境界
伟大的实践,离不开思想的引领。思想理论的魅力与价值,惟有扎实学习才能深刻体悟。
全党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其根本任务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具体目标的第一项是“理论学习有收获”。对党员干部来说,要坚守信仰、坚定信念,拥抱理想、践行宗旨,这一切都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心中要有一盏理论明灯。
如何学好党的理论?今天,我们不妨一起来重温习近平总书记2003年7月13日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中发表的短论《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文中,他谈到了对理论学习的一些看法,对我们今天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学习好党的理论仍有重要意义。
这段话里引用的古诗词很美,分别引用到了晏殊词、柳永词、辛弃疾词,用艺术化的词章感受,来比拟现实中理论学习的不同心境、不同阶段。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一境界出自北宋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西风凋碧树”是一种凄凉的意境,这样一幅图景让人无限惆怅、看不到希望,但越是这种情境越能考验一个人的意志,越能反衬出信仰的力量。“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独”字突出了一个要求:领导干部从事理论学习,要下定“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决心,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冷,无论在何处境下都不移情、不坠志。“望”字指出了一个方向:理论学习要有高度,不能浅尝辄止;理论学习要有目标,不能迷失方向。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没有正确方向,不仅学不到有益的知识,还很容易被一些天花乱坠、脱离实际甚至荒唐可笑、极其错误的东西所迷惑、所俘虏。”因而,理论学习的第一种境界就是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求,定住一颗求知的恒心,在学习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独上高楼,眺望前路,坚定目标,理论学习的道路,就此启程了。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二境界引用自北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带渐宽”,是指人在辛苦中越来越瘦、导致衣服越来越宽松;“为伊消得”,柳永原句是指为心中伊人而相思憔悴,但是这个“为伊”,也可以理解为不仅仅是针对某个人的,更可以泛化为是对某门学问的、对某个目标的、对某项事业的、对心中理想的。
马克思有句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理论学习不像读文学作品那样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它更可能是枯燥抽象的,甚至是晦涩难懂的,纷繁浩瀚的知识海洋会使人望而生畏。这时候,就需要有这一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所蕴含的勇往直前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与坚定无悔的精神。理论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对很多概念我们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需要认真地弄懂弄通,很多工作的方式方法就隐含在这些看似枯燥的、抽象的理论中,不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就很难把握理论的精髓,指导工作实践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只有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经过一番深刻的学思践悟,才见思想之光、理论之美。进入到这个境界,必然要经受“憔悴”之苦。然而只要认定了目标,哪怕是累得骨瘦如柴也“终不悔”,即使“人憔悴”也值得。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三境界出自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中国观察